[发明专利]一种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70702.8 | 申请日: | 2015-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叶军辉;张君;王尔凤;戴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东波紧固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温度 均匀 淬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挡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轴用挡圈是一种通用的标准零件。它是靠本身的弹力保持在挡圈槽内,起定位、固定轴承和轴肩的作用。它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成本低、使用可靠。在工业部门广泛地使用,在航空发动机和直升飞机传动系统中应用也很广。在挡圈加工过程中,通常热处理和淬火过程对其机械性能至关重要。
淬火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件获得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常用的钢在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时,原有在室温下的组织将全部或大部转变为奥氏体。随后将钢浸入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奥氏体即转变为马氏体,消除其内部应力,提高机械强度,因此淬火过程中介质温度的均匀性对工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搅拌机构、导液机构、传送机构;
淬火池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淬火介质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依次连通,第四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上方且分别与三者连通,淬火池顶部具有工件入口,且底部具有工件出口,淬火池侧壁上设有循环液入口和循环液出口,工件入口位于第一腔室上方,工件出口位于第三腔室远离第一腔室一侧的侧壁上,循环液入口位于第三腔室底部,循环液出口位于第四腔室的侧壁上且位于工件入口下方;
传送机构位于所述腔体内,其依次穿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传送机构的进料端位于工件入口下方,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位于工件出口处;
搅拌机构包括驱动机构、驱动轴、搅拌叶片,驱动轴竖直设置在第二腔室内,搅拌叶片设置在驱动轴上且从驱动轴向第一腔室或第三腔室延伸,驱动机构与驱动轴连接以驱动驱动轴转动;
导液机构一端与循环液入口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液出口连通,导液机构上设有液泵。
优选地,液泵为可调节功率液泵。
优选地,液泵处于第一功率时,导液机构中的液体进入第一腔室内,液泵处于第二功率时,导液机构中的液体进入第二腔室,液泵处于第三功率时,导液机构中的液体进入第三腔室。
优选地,搅拌机构包括多个搅拌叶片,多个搅拌叶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在驱动轴周围均匀分布。
优选地,搅拌叶片至传送机构的距离为D1,介质液面至传送机构的距离为D2,D1≤D2/2。
优选地,淬火池侧壁上设有多个循环液出口,多个循环液出口在进料口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导液机构远离循环液入口一端分别与多个循环液出口连通。
优选地,多个循环液出口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淬火时,经热处理的挡圈从工件入口进入淬火池落入第一腔室的淬火介质内,在传送机构的传送下,依次经过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然后从工件出口排出,在淬火过程中,随着经热处理的挡圈进入淬火池内,第一腔室内的介质温度最高,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内温度逐渐降低,导液机构将第三腔室内的温度较低的淬火介质导入第一腔室内,从工件入口进入的挡圈首先接触来自第三腔室温度较低的介质,该介质被加热后进入第二腔室或第三腔室,使得挡圈进入第一腔室后接触温度较低的介质,使得挡圈始终接触温度较低的淬火介质,此外,搅拌机构实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之间的热交换。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对现有淬火装置进行简单改造,能够保证淬火池内淬火介质温度均匀,使得挡圈在淬火池内始终接触温度较低的淬火介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1、搅拌机构、导液机构3、传送机构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东波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东波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0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