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9854.6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3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陶祥令;蔡为益;刘辉;朱科企;刘明;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治理 雨水管 错位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路维护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城市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地下管道日趋复杂化已经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对地下管道、管线的建设硬件标准与安全维护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运营的污水(雨水)管道受围土影响,污水(雨水)管道出现接口处漏水漏砂(涌砂)现象,按照此情形发展会造成市政道路表面局部显见沉降,并且地面沉降日趋加剧。
土体对管道的压力和摩阻力等作用,也会引起管道的受力变形。在地下管道运营过程的类非开挖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外部水土压力是最主要的荷载之一,也是影响管道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液化土中地下管道的破坏率远大于非液化土中管道的破坏率。砂土液化是指某些类型的土壤失去其强度且呈高粘流体的现象,其实质是土体抗剪强度消失,超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大而有效应力不断减小,土的抗剪强度全部丧失而无任何承载能力。相关资料表明,在冲击荷载下,饱和、疏松、细颗粒到中颗粒的粉土和砂土是最易引起液化的土壤类型。管道埋设在易产生液化的土壤中,将变成受力作用的无支承悬跨,这种力之间的差别会导致管道的上浮或下沉。当管道上浮幅度较小时,将改变原来的设计坡度;当上浮幅度较大时,不仅使管道坡向改变,而且导致管道弯曲,弯曲部位的管道可能破裂,管道破坏的可能性明显增大。综合上述土水压力相互作用情况分析,土水压力不仅使管道坡向改变,导致弯曲部位易发生与管道接口处;遇夏季降雨季节或地下水位升高还会导致管后土(特别是砂土)土体直立性丧失,土体大量涌入管内,进一步加剧管道涌砂、堵塞。
解决管道破损的有效方法必须针对上述病害发生的原因,首先降低管壁所受总摩阻力。设置中继间和注浆减阻。中继间作为一种分段克服阻力的措施,仅能分散顶力,降低管道施工应力,并没有减低管道沿线摩阻力。且中继间设置过多,将大大增加费用。注浆减阻即通过向土层和管道之间的间隙注入浆液,使得管道与土体的摩阻力转变为土体与浆液之间的摩阻力,达到减小摩阻力的效果。通常在管壁后采取注浆减阻的主要措施后,还要将注浆减阻后的管壁进行补强加固,保证管路后期运营的安全性。
目前城市市政工程雨(污)水管道铺设基本沿道路走向,运营管道上覆道路已经通车,出现管道病害造成的市政工程正常运营影响极大。因此,针对运营的污水(雨水)管道错位,接头漏砂、涌砂病害所采取处理措施的快速性、有效性就成为污(雨)水管道维修的首要要求,对于避免和减轻管道病害,确保城市市政工程雨(污)水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注浆减组、管道补强加固等措施的运用及具体操作,并没有相关的流程指导,多凭指挥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经验及偏好具体处理,作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规范化操作,给工作的交接和后期维护带来壁垒。且现有修复管壁技术各环节的设计尚为粗糙,现场治理的速度及质量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抢修效率难以提高,。故本领域亟需研发一种维修污(雨)水管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来指导现场治理,保证抢修的快速、有序、规范、高质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井液用降滤失剂,它可实现快速治理污水(雨水)管道出现接口处漏水漏砂(涌砂)现象,可快速加固管道管壁破裂加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治理雨水管错位漏砂、涌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设置错位管壁后背板
1)查找雨水管道接头及漏沙、涌沙管道破损点,并在雨水管内壁标识记录;
2)在雨水管局部变形溃沙的接头处,采用多个适当宽度的挡板依次沿管壁环向的设置于雨水管壁后形成背部板;
3)在挡板上钻有钻孔,并在钻孔内插入注浆管;
(2)固定管道接头快速注浆
对背部板的接缝处,以及插有注浆管的钻孔内采用高分子注浆材料封堵;
(3)管道接顶快速注浆
通过注浆管对雨水管道的变形处、出现溃沙、溃土的接头处的壁后土体注入水泥浆,采用摄像头对附近雨水管道的接头进行监控,如有冒浆则清洗停泵,等待冒浆处凝固后再继续注浆;
(4)管道接头及管底补强
1)变形接头补强:
在雨水管底部设置注浆管管底与注浆管空隙处做密封处理;所述密封处理为采用环氧混凝土材料填充封闭,接上注浆管,注浆量根据现场注入情况设定,达到止水加固的目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9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桁架楼承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通道的化纤倍捻机恒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