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通气孔的车轮毂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9807.1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0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X·于;M·R·布拉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联合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7/00 | 分类号: | B60B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通气孔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毂盖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通气孔的车轮毂盖。
背景技术
重型车辆的轮毂在作为轮毂组件一部分的支承件上转动。非转轴支承着该轮毂和轴承装置。毂盖组件覆盖并且密封所述轮毂组件的开放端。毂盖组件的功能是使润滑剂容纳在轮毂组件内,防止污染物进入轮毂组件,允许即时检查润滑剂(其典型地为油或低粘度润滑脂),并且允许添加润滑剂。毂盖组件典型地栓接到轮毂组件上。此外,毂盖组件包括在中央布置的开口以便容纳孔塞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毂盖组件,其具有改进型孔塞组件,以减小润滑剂漏到毂盖外的可能性,并且允许将润滑剂适当分散在毂盖和轮毂组件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毂盖组件,其包括具有侧部、安装凸缘部和端部的毂盖本体。所述侧部通常呈渐缩的大体圆锥形,或者圆筒形。安装凸缘部具有轴向延伸通过的多个螺栓容纳开口以容纳螺栓,以便允许将毂盖安装到轮毂组件上。毂盖组件的端部包括用于容纳孔塞组件的开口。孔塞组件包括主部和挡板。该主部通常包括轴向地面朝内部的腔室,主部的内部径向边缘形成所述腔室。孔塞组件的主部还包括压力平衡开口。孔塞组件的挡板通常包括盖部和保持部,其中,保持部具有容纳在孔塞组件的主部的径向凹槽中的凸缘。此外,孔塞组件的主部容纳在毂盖主部的开口中。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毂盖组件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毂盖组件包括:
毂盖本体,所述毂盖本体具有侧部、安装凸缘部和端部,
所述侧部具有渐缩的、大体上圆锥形,或者圆筒形的形状,所述安装凸缘部具有轴向延伸通过的多个螺栓容纳开口,所述端部具有带容纳凹槽的插入开口;
端部插入件,所述端部插入件具有配合到所述插入开口的容纳凹槽中的径向外边缘,所述端部插入件具有形成毂盖本体开口的径向内边缘;
以及孔塞组件,其包括主部和挡板,
所述主部包括径向朝内面向的腔室,所述主部的内部径向边缘形成包括径向凹槽的所述腔室;并且其中,所述主部还包括压力平衡开口,并且所述孔塞组件的挡板具有盖部和保持部,其中,所述挡板的保持部包括容纳在所述孔塞组件的主部的径向凹槽中的凸缘;
并且其中,所述孔塞组件的主部容纳在所述毂盖本体开口中。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毂盖组件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毂盖组件包括:
毂盖本体,所述毂盖本体具有侧部、安装凸缘部和端部,
所述侧部具有渐缩的、大体上圆锥形,或者圆筒形的形状,所述安装凸缘部具有轴向延伸通过的多个螺栓容纳开口,所述端部具有毂盖本体开口;
以及孔塞组件,所述孔塞组件包括主部和挡板,
所述主部包括径向朝内面向的腔室,所述主部的内部径向边缘形成包括径向凹槽的所述腔室;并且其中,所述主部还包括压力平衡开口,并且所述孔塞组件的挡板具有盖部和保持部,其中,所述挡板的保持部包括容纳在所述孔塞组件的主部的径向凹槽中的凸缘;
并且其中,所述孔塞组件的主部容纳在毂盖本体开口中。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毂盖组件的又另一实施例,所述毂盖组件包括:
毂盖本体,所述毂盖本体具有侧部、安装凸缘部和端部,
所述侧部具有渐缩的、大体上圆锥形,或者圆筒形的形状,所述安装凸缘部具有轴向延伸通过的多个螺栓容纳开口,所述端部具有形成开口的径向向内朝向的环形边缘;
以及孔塞组件,所述孔塞组件包括主部和挡板,
所述主部包括径向朝内面向的腔室,所述主部的径向边缘形成所述腔室的外部径向边缘,并且其中,所述主部还包括压力平衡开口,并且所述孔塞组件的挡板为大体平坦的形状;
并且其中,所述挡板附接至所述孔塞组件的主部的外部径向边缘。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毂盖组件的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毂盖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毂盖组件的局部放大的剖面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毂盖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毂盖孔塞组件的局部放大的剖面透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毂盖孔塞组件的局部放大的剖面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毂盖孔塞组件的剖面分解透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毂盖孔塞组件的局部放大的剖面分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联合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国联合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9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