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绝缘套的内六角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1510568863.3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7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于润强;杨洋;韩振兴;陈泉;吴建云;王连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六角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绝缘套手柄的内六角扳手,广泛应用于电子和电气工业、运动器材等行业各种现场检修,属于现场检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六角扳手是成L形的六角棒状扳手,专用于拧转内六角螺钉,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电子和电气工业、运动器材、灯饰产品、溜冰鞋、小型手电筒等。它通过扭矩施加对螺丝的作用力,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用力强度,是工业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工具。内六角扳手具有简单轻巧、受力充分、不易损坏、成本低廉等种种优点,因此得以广泛应用。
目前常用的内六角扳手一般为钢或合金钢制造,没有任何附加材料,这样的内六角扳手存在以下问题:
1.表面较为光滑,易于脱落,不利于工作;
2.金属材质没有保护层,易被汗水等腐蚀;
3.由于内六角扳手的操作对象一般都是金属,很容易带有静电,在电力行业中更易发生因误碰而触电导致人身伤害。因此,不带绝缘层的内六角扳手有潜在危险。
如果将整个内六角扳手采用绝缘材料则会大大降低其机械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且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另外也会带来成本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成本低廉、易用性高、适用范围广、提高绝缘水平、降低触电风险的带有绝缘套的内六角扳手。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带绝缘套的内六角扳手,其包括内六角扳手主体,其特征在于内六角扳手主体的长部端部或短部端部套有绝缘套,绝缘套一端开口且与内六角扳手主体端部形状相匹配,绝缘套的长度L2小于内六角扳手主体短部的长度L1,绝缘套为PVC绝缘套。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绝缘套的厚度d为0.5mm。
本发明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解决了在操作对象带有静电并且未放电完全的情况下内六角扳手的使用安全问题,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触电隐患,保护了人身安全,并且同时解决了传统内六角扳手易脱手和不耐腐蚀的缺点。其具有:
1.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本发明加上了一个绝缘套,绝缘套采用套入式的方法,安装拆卸及其方便。
2.使用方便。针对内六角扳手可两端使用的特点,绝缘套的长度略小于内六角扳手的短头,一端在使用的时候将绝缘套套在另一端,作为绝缘手柄使用。
3.安全系数高。本发明极大了降低了由于设备静电带来的触电风险,提高了工作的安全系数。
4.成本低廉,本发明不影响其原有工作性能。加入一个绝缘套,与将整个扳手采用绝缘材料的方式相比成本较低,且不影响传统内六角扳手的机械强度及其他性能。
5.易用性高。采用PVC材料制成的绝缘套,能增大原有钢制扳手的摩擦,更易于使用。并且在寒冷的环境下能减轻金属制品的冰冷手感。
6.耐腐蚀。PVC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绝缘套的加入相当于给内六角扳手加了保护层,能够使内六角扳手更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带绝缘套的内六角扳手(参见图1-图3),其包括内六角扳手主体1,内六角扳手主体1的长部端部或短部端部套有绝缘套2,绝缘套2一端开口且与内六角扳手主体1端部形状相匹配。绝缘套2的长度L2小于内六角扳手主体1短部的长度L1。绝缘套2采用PVC材料制成,厚度d为0.5mm,耐压等级0.5kV,可安全在380/220V的低压设备上使用;图中绝缘套2套在内六角扳手主体1的长部,可以方便的从长部拆卸并安装到短部,保证两种使用方式都可以做到有效绝缘。绝缘套2不仅方便拆卸安装且不易变形,能够长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8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