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活性剂、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7859.5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0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勇;宋吻吻;韦火云;李鸿飞;李岩;徐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1F17/02 | 分类号: | B01F17/02;C07C303/24;C07C305/10;C09K8/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7 | 代理人: | 孙海波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活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表面活性剂,由四聚丙烯、环氧丙烷、浓硫酸、氢氧化钠和水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n为整数,且n=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依次经过一次酯化反应、水解反应、醚化反应、二次酯化反应和碱解反应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聚丙烯与所述浓硫酸发生一次酯化反应,生成四聚丙烯硫酸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聚丙烯硫酸酯水解后得到异十二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十二醇与所述环氧丙烷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醚化反应,生成醇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醚与所述浓硫酸发生二次酯化反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酯化反应的产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所述表面活性剂。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量取四聚丙烯加入圆底烧瓶中,将圆底烧瓶放置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向其中滴加浓硫酸,用搅拌器搅拌,发生酯化反应合成四聚丙烯硫酸酯,并分离出下层产物;
步骤二:量取水加入圆底烧瓶中,向其中滴加分离出的下层产物,用搅拌器搅拌,发生水解反应,并分离出上层液体得到异十二醇;
步骤三:将异十二醇加入圆底烧瓶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将圆底烧瓶放置在恒温油浴锅中加热,用搅拌器搅拌,再向其中加入环氧丙烷,将上球形冷凝管与圆底烧瓶连接,并打开冷凝水,然后加热,待回流反应结束,得到醇醚;
步骤四:将盛有醇醚的圆底烧瓶放置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向其中滴加浓硫酸,用搅拌器搅拌,发生酯化反应;
步骤五:酯化反应结束后,立即加入氢氧化钠,用搅拌器搅拌,发生碱解反应,并用氢氧化钠调至中性,结晶后制得表面活性剂。
9.一种除油剂,由表面活性剂A、表面活性剂B、乳化剂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氢氧化钾、水和/或辛醇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A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活性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其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量取水加入圆底烧瓶中,将圆底烧瓶放置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向其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待其溶解;
步骤二:向步骤一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A,完全溶解后,向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B,用搅拌器搅拌,使其溶解;
步骤三:量取水加入另一圆底烧瓶中,向其中加入乳化剂C,将圆底烧瓶放置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待其溶解;
步骤四:将步骤二的混合物加入步骤三的溶液中,用搅拌器搅拌,使其溶解;
步骤五:步骤四的溶液由半透明变为透明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钾调至中性,最终制得除油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78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臭氧化油的反应装器
- 下一篇:磁力搅拌混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