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水氧化系统热能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7845.3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2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鸣;岳鹏飞;冯东东;陈顺权;吴佩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F24H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氧化 系统 热能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临界水氧化系统热能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高浓度(化学需氧量COD>2000mg/L)、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是国内外公认的技术难题。传统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如物化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湿式氧化、焚烧等)存在成本高、降解率低、易衍生二次污染等问题。超临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SCWO)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有机废水技术,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
超临界水氧化是在超过水的临界点(PC=22.1MPa,TC=374℃)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以空气或其他氧化剂,将有机物进行“燃烧”氧化的方法。水的极性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超临界水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下,有机物和气体可完全互溶,气液两相的相界面消失,形成均一相体系,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在小于1分钟甚至几秒钟的停留时间内,99.9%以上的有机物迅速燃烧氧化成CO2、H2O和其他无毒无害的终端产物。反应温度一般在400–650℃,避免了SO2、NOx、二恶英等二次污染物的产生。整个燃烧氧化过程产生大量的热,具有较大的热量回收潜力。但是,要实现超临界水氧化的高温高压反应条件需要耗费巨大的热量。因此,如何有效回收反应流体的热量,降低系统能耗,甚至实现系统热量自给,是该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临界水氧化系统热能的回收方法。本发明通过逐级回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热能,对所回收的热能进行梯级利用,大大降低系统的能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超临界水氧化系统热能的回收方法,包括一级回收系统,二级回收系统,三级回收系统;
所述一级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首先用于预热从低温多效蒸馏器排出的浓缩液和上支路蒸发水,然后与二级回收系统进行热能交换,所述二级回收系统回收经所述一级回收系统回收后的剩余热量,用于加热热源水;所述三级回收系统与二级回收系统进行热量交换,所述三级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经二级回收系统回收后剩余的热量,同时回收由低温多效蒸馏器底部产生的热量;
所述一级回收系统包括水膜反应器,第五换热器,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五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的进口通道均与水膜反应器的反应流体出口通道相连接,出口通道联通二级回收系统;
所述二级回收系统包括低温多效蒸馏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循环泵;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热源水出口依次连接循环泵、低温多效蒸馏器、第二换热器、最后与第三换热器的热源水入口连接;
所述三级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低温多效蒸馏器的冷却水出口与第一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回收系统回收热量的过程为:水膜反应器中的浓缩废液反应后变成反应流体排出反应器,所述反应流体排出水膜反应器时温度为300-350℃;随后反应流体分为三条支路:
第一支路经第三调节阀调节流量,进入第四换热器进行换热,对浓缩废液进行预热,将所述浓缩废液预热后温度控制在常温至250℃;
第二支路经第四调节阀调节流量,进入第五换热器进行换热,对上支路蒸发水进行预热,将所述蒸发水预热至200-340℃;
第三条路为反应流体多余热量,通过第五调节阀调节后通入直流通路;
随后三条支路的反应流体重新汇流后进入第三换热器,与热源水进行换热。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回收系统回收热量的过程为:热源水与反应流体于第三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回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流体余热,所述热源水被加热至70-90℃,随后所述热源水流经循环泵升压后,进入低温多效蒸馏器,进而加热废水;然后热源水从低温多效蒸馏器流出进入第二换热器,利用剩余热量对废水进行预热;最后流回第三换热器完成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三级回收系统回收热量的过程为:冷却水首先注入低温多效蒸馏器,将低温多效蒸馏器底部产生的蒸汽冷凝为蒸馏水,同时,冷却水被初步加热;随后被初步加热冷却水通入第一换热器,与经第三换热器换热后流出的反应流体进行换热,所述冷却水在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后温度变为40-60℃热水,产生热水对外输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7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