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6412.6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春;解伟;孙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中供热 计量 控制系统 中的 室温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温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属于传感领域。
背景技术
磁场测量对于科学、军事、工业应用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磁场传感器是以电测试原理为主,如电磁感应原理和霍尔效应,但作为电测仪器的传感器往往易受电磁干扰,易腐蚀,无法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因而光学式的磁场传感器越来越来受关注。光纤作为一种本质绝缘的材料在磁场传感方面有着独有的优点,除了不受电磁干扰还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易于形成分布式测量等优点,也能工作在高温、高压、强磁场、腐蚀性环境等特殊场合,与电类传感器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磁流体是一种均匀分布的胶状体,它是由纳米磁性粒子弥散在某种液体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胶质悬浮液,它既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磁流体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磁光特性,包括:可调谐折射率、二向色性、磁致双折射、起偏特性、Faraday效应等,磁流体这些独特的光学性质在制作高性能可调光子器件方面表现出很好的应用潜力。随着光纤光子学的迅速发展,磁流体的磁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和操控广波传输的手段逐渐在光纤技术中得到广泛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该温室传感器结构简单,敏感度强,工作效率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包括温度热敏元件、芯线的鞘针、引线、连接器以及保护管,其中:
鞘针的芯线电连接到所述温度热敏元件,引线对应于鞘针的芯线,通过引线将温度热敏元件的探测信号输出到外部装置,通过连接器将所述鞘针的芯线和引线电连接到一起,保护管构造成容纳鞘针的芯线、引线和所述连接器,并且配置有用弹性构件制成的支撑构件;所述保护管具有一个暂时敞开的端部和一个封闭的端部,保护管中填充有陶瓷粉末;所述的热敏元件由一个电阻件和一个包围该电阻件的包套构成,电阻件穿过包套与引线连接并且引线一部分在保护管的陶瓷粉末中延伸。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温度热敏元件为热电偶、铂电阻、热敏电阻、二极管或是专用测温芯片。
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接触式的温度测量方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有利于后续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复合性,如采用热电偶具有结构简单,响应快,实现远距离测量和自动控制的特点,应用广泛;本发明采用光纤端子将传感光纤与光开关有效的连接在一起,确保传输的参数与实际情况符合减少误差等现象。
前述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保护管的材料为金属材料:铝、铝合金、铜或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效果,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盒体和壳体不容易生锈腐蚀,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前述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保护管的圆周通过旋转锻造缩小。
前述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陶瓷粉末具有小于15(体积)%的细孔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度热敏元件,2-引线,3-连接器,4-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供热计量控制系统中的室温传感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温度热敏元件、芯线的鞘针、引线、连接器以及保护管,温度热敏元件为热电偶、铂电阻、热敏电阻、二极管或是专用测温芯片;保护管的材料为金属材料:铝、铝合金、铜或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保护管的圆周通过旋转锻造缩小,其中:
鞘针的芯线电连接到所述温度热敏元件,引线对应于鞘针的芯线,通过引线将温度热敏元件的探测信号输出到外部装置,通过连接器将鞘针的芯线和引线电连接到一起,保护管构造成容纳鞘针的芯线、引线和连接器,并且配置有用弹性构件制成的支撑构件;保护管具有一个暂时敞开的端部和一个封闭的端部,保护管中填充有陶瓷粉末,陶瓷粉末具有小于15(体积)%的细孔含量;热敏元件由一个电阻件和一个包围该电阻件的包套构成,电阻件穿过包套与引线连接并且引线一部分在保护管的陶瓷粉末中延伸。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6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段共聚聚丙烯复合添加剂
- 下一篇:三聚氰胺脲醛胶反应釜胶渣的清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