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的系统级行为偏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5991.2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网诺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冯谱 |
地址: | 1011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系统 行为 偏好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的系统级行为偏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安装各类应用程序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的服务,应用程序会采集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操作行为并对该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形成应用程序内部的用户的行为偏好。举例说明,收音机应用程序通过采集和分析用户的操作行为得到该用户的行为偏好是收听古典音乐频道,从而可以根据该用户的行为偏好向用户推送和古典音乐相关的节目。
但是,应用程序自身分析得到的用户针对于该应用程序的行为偏好无法被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所获知。这是因为现有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并不提供从应用程序处获取用户针对于该应用程序的行为偏好的机制,也不提供让应用程序将其所形成的用户的行为偏好推送至操作系统的机制。因此,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无法将其检测到的用户针对于操作系统的操作行为(例如,用户激活移动终端的操作、用户启动应用程序的操作、用户安装应用程序的操作、用户设置移动终端的操作等)和用户针对于应用程序的行为偏好结合起来,也就无法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分析用户的行为偏好,从而导致现有的用户行为偏好的分析只能停留在应用程序内部,而无法得到真正的系统级别的用户行为偏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的系统级行为偏好的确定方法,该确定方法包括:
行为偏好确定装置获取用户针对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操作行为;
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对所述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操作系统的第一行为偏好;
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该通信连接从所述应用程序处获取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二行为偏好;
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行为偏好和所述第二行为偏好确定所述用户的系统级行为偏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确定方法中,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该通信连接从所述应用程序处获取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二行为偏好包括: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提供第一通信接口并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向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发送偏好获取请求;所述应用程序接收所述偏好获取请求后与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应用程序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二行为偏好发送至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该确定方法中,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该通信连接从所述应用程序处获取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二行为偏好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通过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提供的第二通信接口向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发送偏好推送请求;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接收所述偏好推送请求后与所述应用程序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应用程序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二行为偏好发送至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确定方法中,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从所述应用程序处获得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二行为偏好之后,该确定方法还包括: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关闭所述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确定方法中,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行为偏好和所述第二行为偏好确定所述用户的系统级行为偏好之后,该确定方法还包括:所述行为偏好确定装置根据所述用户的系统级行为偏好向所述用户提供符合用户行为偏好的服务。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的系统级行为偏好的确定装置,该确定装置包括:
行为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针对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操作行为;
偏好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操作系统的第一行为偏好;
通信获取模块,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从所述应用程序处获得所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二行为偏好;
偏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行为偏好和所述第二行为偏好确定所述用户的系统级行为偏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网诺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网诺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