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纤维研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65903.9 | 申请日: | 2015-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0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青琅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7/12 | 分类号: | B02C7/12;B02C7/11;B02C18/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研磨 装置 | ||
1.一种木纤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台(1)、第一磨盘(10)、第二磨盘(11)、第一磨盘底托(12)、第二磨盘底托(13)、螺杆输送机(4)、螺杆电机(3)和磨盘电机(2);所述第一磨盘(10)和第二磨盘(11)同轴布置,第一磨盘(10)和第二磨盘(11)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磨盘底托(12)和第二磨盘底托(13)上,第一磨盘(10)中心处设置有磨盘进料口(1001),所述螺杆输送机(4)的出料端穿过所述第一磨盘底托(12)和所述磨盘进料口(1001),使物料可通过螺杆输送机(4)输送到第一磨盘(10)和第二磨盘(11)之间的研磨区域,所述螺杆电机(3)通过联轴器与螺杆输送机(4)的螺杆连接;所述磨盘电机(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磨盘底托(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磨盘底托(12)外侧设置有第一磨盘外壳(7),第二磨盘底托(13)外侧设置有第二磨盘外壳(9);所述第二磨盘底托(11)中心处设置有磨盘刀片(1101),第一磨盘(10)和第二磨盘(11)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同结构的研磨片,所述研磨片包括第一研磨片(1105)、第二研磨片(1104)和第三研磨片(1103),所述第一研磨片(1105)、第二研磨片(1104)和第三研磨片(1103)依次交错并沿圆周分布,所述第一研磨片(1105)、第二研磨片(1104)和第三研磨片(1103)的长度依次减小,厚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磨盘外壳(7)和第二磨盘外壳(9)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圆周分布的螺栓孔(701),第一磨盘外壳(7)和第二磨盘外壳(9)端面相对后可用螺栓(6)紧固连接;第一磨盘外壳(7)和第二磨盘外壳(9)的圆周侧面还设置有出料口(14);所述螺杆电机(3)和磨盘电机(2)均固定在托台(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纤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盘外壳(7)和第二磨盘外壳(9)的端面侧边之间还通过合页(8)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纤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输送机(4)的上部设置有进料漏斗(5),所述进料漏斗(5)与螺杆输送机(4)的筒壁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纤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盘(10)和第二磨盘(11)分别由四片呈四分之一圆环型的磨盘片组成,所述磨盘片上设置有呈三角形分布的固定孔(1102),磨盘片通过穿过固定孔(1102)的螺钉分别固定在第一磨盘底托(12)和第二磨盘底托(1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纤维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盘(10)和第二磨盘(11)之间具有间隙,间隙长度为2-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青琅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青琅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9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