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单可行的发蓝断口检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65595.X | 申请日: | 2015-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3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石志坚;靳生洪;陆建民;云彦青;顾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刘玲玲 | 
| 地址: | 810005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单 可行 发蓝 断口 检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发蓝断口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从锻轧后棒材、轧坯或相当方坯上截取试样并刻槽,直径≤50mm的钢材截取试样的长度为100mm,在试样的侧壁上刻槽,直径在50mm~100mm范围内的钢材截取试样的厚度为15‑20mm,在试样横截面处贯穿中心刻槽;二、将带有刻槽的试样在其奥氏体化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淬火、回火处理;三、将试样一次折断;四、将折断后的试样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热处理工艺简单可行,试样无需再增加烤蓝过程,操作时间缩短了6小时;检验断面更干净,发蓝颜色均匀,夹杂物分布检出效果清晰可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蓝断口检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简单可行的发蓝断口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断口烤蓝是一种用来检测钢材宏观夹杂物的常用手段,它是将钢材断口试样用热处理炉在300-350℃温度下进行烘烤,至断口面形成黑蓝色膜,观察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
下面以SKF D30发蓝断口检验法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1)SKF D30发蓝断口检验法只适用于低碳合金钢如G20CrNi2Mo等发蓝断口夹杂物检验,涉及钢种单一,不适用于中高碳合金钢、高碳铬轴承钢、高碳铬不锈钢等发蓝断口夹杂物检验。
(2)由于折断后的试样在电阻炉内进行烤蓝,受炉中氧化气氛的影响,所以断面极易受到污染,进而会导致烤蓝时断面发蓝颜色不均匀,而且操作时时间难以掌控,烤蓝效果不理想。
(3)此外,淬火后的高碳铬轴承钢经300-350℃回火后,断口组织仍为瓷状断口(回火马氏体组织),不是夹杂物断口检验所要求的纤维状组织。
由此可见,以上诸多因素都会导致夹杂物显示不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适合高中低碳合金钢、高碳铬轴承钢、高碳铬不锈钢等钢种的发蓝断口检验方法,通过获得良好、清晰的发蓝断口组织,可准确评定钢中宏观夹杂物含量分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简单可行的发蓝断口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取样:从锻轧后棒材、轧坯或相当方坯上截取试样,
(1)对于直径≤50mm的钢材,截取试样的长度为100mm;
(2)对于直径在50mm~100mm范围内的钢材,截取试样的厚度为15-20mm;
二、刻槽:
(1)对于直径≤50mm的钢材,在试样的侧壁上中间位置处开一个槽,槽的深度为试样直径的三分之一,槽底尖锐;
(2)对于直径在50mm~100mm范围内的钢材,在试样横截面处过中心开一个贯穿试样整个横截面的槽,槽的深度为试样厚度的三分之一,槽底尖锐;
三、热处理:将带有刻槽的试样在其奥氏体化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淬火、回火处理;
四、折断:将试样刻槽面朝下放置在断口机或压力试验机的支撑台上,使冲击刀口与试样刻槽中心线相吻合,在冲击载荷或压力作用下将试样一次折断;
五、氧化:将折断后的试样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试样断口面经空气氧化后显示清晰的蓝色;
六、观察:用裸眼或不大于10倍放大镜对发蓝断口试样进行观察,记录发蓝断口面上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情况。
前述的简单可行的发蓝断口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刻槽步骤中,采用机加工方式或电火花方式进行刻槽。
前述的简单可行的发蓝断口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处理步骤中,热处理的工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5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氢氟酸的溶样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气体采样器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