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一焊接周期内交直流焊接模式共存的焊机及其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5455.2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斌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10;B23K9/23;B23K9/09;B23K9/09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60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一 焊接 周期 直流 模式 共存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焊机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同一焊接周期内交直流焊接模式共存的焊机及其焊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焊机,其在同一焊接周期内既有交流焊接又有直流焊接,且在同一焊接周期内交流焊接与直流焊接的时间可以调节,从而使得利用该焊机焊接时可以根据焊接材料的材料特性来选择焊接模式,满足各种焊接材料的要求,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并提高焊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一焊接周期内交直流焊接模式共存的焊机及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焊机在进行焊接时,同一焊接周期内只能有直流焊接或者交流焊接模式,两种焊接模式并不能共存。直流焊接主要针对不锈钢、钛合金、碳钢等材料,只产生电弧,电弧的能量将材料母材及焊料熔合。交流焊接主要针对铝合金、铜合金等材料,该种材料在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通过交流变换极性,使在钨极带负电时,产生离子,在电弧推力的作用下,离子高速冲击到氧化膜上,使其分解,然后使在钨极带正电时再进行正常的焊接。在对铝合金、铜合金等材料进行交流焊接时,对钨极的烧损率很高,因此其严重制约着焊机的使用寿命。此外,单种焊接模式的焊机无法解决异种材料的焊接问题,如当需要将铝合金与不锈钢两种材料特性不同的材料焊接在一起时,只有直流焊接模式或只有交流焊接模式的焊机均不能实现将两种不同的材料焊接在一起。因此,现有的焊机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同一焊接周期内交直流焊接模式共存的焊机及其焊接方法,以可根据焊接材料的材料特性来选择焊接模式,提高焊接质量,并可提高焊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同一焊接周期内交直流焊接模式共存的焊机,所述焊机包括控制系统模块,焊枪,与控制系统模块连接的人机界面操作及显示模块,依次连接的电源输入模块、直流恒压模块、斩波控制模块、以及恒流反馈模块,还包括有交直流输出模块,交直流转化触发模块,电流取样模块以及电压取样模块;
所述交直流输出模块连接于恒流反馈模块与焊枪之间,所述交直流转化触发模块串联连接于交直流输出模块与控制系统模块之间;
所述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入端至少具有两电流输入接口,其中一电流输入接口与直流恒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直流恒压模块的输出电流信息,另一电流输入接口与焊枪的输入端连接,以获取逆变模块的输入电流信息;所述电压取样模块的输入端至少具有两电压输入接口,其中一电压输入接口与直流恒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直流恒压模块的输出电压信息,另一电压输入接口与焊枪的输入端连接,以获取逆变模块的输入电压信息;所述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出端、电压取样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控制系统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焊机还包括有与交直流转化触发模块连接的外部触发模块;所述控制系统模块优选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同步通信接口。所述焊枪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焊枪摆动位置的摆位传感器,所述摆位传感器与所述外部触发模块连接。所述外部设备优选为用于向焊枪推送焊丝的送丝设备。
优选地,所述交直流输出模块包括模式切换电路、直流调压电路、交流调压变频电路、参数反馈电路、以及驱动控制电路,所述模式切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恒流反馈模块连接,模式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具有两路输出接口,其中一路输出接口通过直流调压电路与参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另一路输出接口则通过交流调压变频电路与参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参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焊枪连接,所述模式切换电路的驱动控制端通过驱动控制电路与交直流转化触发模块连接。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焊机的焊接方法,所述焊接方法包括:
根据焊接材料的表面是否具有氧化膜的材料特性设置焊接参数,所述焊接参数包括在一个焊接周期内的输出交流电流的时间与输出直流电流的时间;根据设置的焊接参数,所述焊机的焊接模式包括在一个焊接周期内均输出直流电流的直流焊接模式、在一个焊接周期内均输出交流电流的交流焊接模式、以及在一个焊接周期内既可输出交流电流又可输出直流电流的交直流共存焊接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斌,未经刘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