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拖拉机三用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3977.9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6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文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8;C10N30/06;C10N30/10;C10N30/18;C10N30/12;C10N40/08;C10N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拉机 润滑油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拖拉机三用润滑油组合物,其包括(a)至少一种较高黏度指数矿物基础油;(b)至少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c)至少一种降凝剂;(d)至少一种极压抗磨剂;(e)至少一种抗氧剂;(f)至少一种摩擦改进剂;(g)至少一种清净分散剂;(h)至少一种防锈剂;(i)至少一种抗泡剂。本发明的拖拉机三用润滑油组合物具备优良的高低温性能、热氧化安定性、极压抗磨性能、防腐蚀性能、防锈性能、抗乳抗泡性能,可满足大中型拖拉机和工程机械通用液压系统和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系统的要求,实现对液压、齿轮传动、动力输出和制动部件的全面润滑保护,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具体涉及一种拖拉机三用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农用拖拉机使用的润滑油,早期的拖拉机底盘结构简单,大多以一般齿轮传动为主,且拖拉机马力范围较小,因此主要使用API GL-4等级的车辆齿轮油,随着中大马力拖拉机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拖拉机底盘技术的更新换代,现代拖拉机大多采用动力换挡变速器、啮合套换挡、离合器换挡及湿式制动装置等,同时,底盘空间更加紧凑,使得拖拉机各个系统必须共用一个油箱,因此油品必须具有更好的极压性能、摩擦性能,既要满足齿轮传动和液压系统地润滑保护,又要满足湿式制动的性能要求。
我国拖拉机用润滑油开发起步较晚,且国内各拖拉机企业用油质量层次不齐,主要以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N100D传动液压两用油为主,但随着拖拉机马力段的持续增大,及动力换挡变速箱、CVT无级变速器的研发和使用,使得N100D液压传动两用油已无法满足当今拖拉机系统润滑的要求,除了要求油品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热氧化稳定性、承载性能,还要求油品具有一定摩擦特性,增加换挡平顺性,减少拖拉机刹车制动噪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目前为止,未见理想的拖拉机三用润滑油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优良的高低温性能、摩擦性能、热氧化稳定性能及抗乳抗泡性能的拖拉机三用润滑油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拖拉机三用润滑油组合物能够完全满足目前中大型拖拉机底盘系统的润滑需求,可实现对拖拉机液压传动系统、齿轮传动、离合器和制动部件的全面润滑保护。保证拖拉机的正常运转工作。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拖拉机三用润滑油组合物,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所述矿物基础油为黏度指数大于90的Ⅱ类或Ⅲ类加氢矿物基础油,优选II类加氢6号基础油、II类加氢10号基础油、III类深度精制6号基础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黏度指数改进剂为分子量是1000~5000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优选赢创德固赛公司的黏度指数改进剂Vx 8-310或Vx 8-944。
所述降凝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a-烯烃,或以上组分的混合物,优选赢创德固赛公司的降凝剂Vx1-248。其加入量控制在0.1~0.5wt%,优选0.2%。
所述极压抗磨剂为亚磷酸酯、磷酸酯及其铵盐衍生物、硫代磷酸酯及其铵盐衍生物、硼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磷酸酯类极压抗磨剂。比如Lubrizol公司的LZ5304,ExxonMobil公司的Mobilad C-122,淄博惠华化工有限公司的T306。其加入量控制在0.1~5.0wt%,优选T306。
所述抗氧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二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锌、N-苯基-α-萘胺、硫化烯烃、烷基化二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比如Lubrizol公司的伯烷基ZDDP,锦州石化分公司的丁辛基ZDDP T202,其加入量控制在0.1~4.0wt%。
所述摩擦改进剂为为苯三唑十八胺盐,脂肪酸、脂肪醇、油酸乙二醇酯、油酸丁酯、二聚亚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油酸乙二醇酯。比如兰州炼化总厂的T403,其加入量控制在0.1~5.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3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脱模剂
- 下一篇:连铸结晶器润滑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