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563929.X | 申请日: | 201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2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俞越;杨艳芳;刘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雄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处理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属于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全空气空调系统获得了大量的使用,目前的全空气空调系统一般采用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两种空气处理方法。一次回风系统为了对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在处理空气时,新风和回风会先混合,再处理至空气露点,然后再热,故空气处理过程中存在冷热量的相互抵消,不节能。二次回风系统工作时,先将回风分成两部份,第一部份回风与新风混合后,处理至空气露点,然后再与第二部份回风混合,因此空气处理过程中不存在冷热量的相互抵消,相对于一次回风系统更节能。但二次回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流程复杂,给运行管理带来了不便。特别是当室内的湿负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新风量不变时,要求的空气露点会发生变化,故用于再生的第二部份回风的风量也会要求随之发生变化,需要使用风阀调节第二部份回风的风量,一方面造成系统运行管理复杂,另一方面使用风阀调节第二部份回风的风量时,改变了回风系统的管路特性系数,必然使回风总量发生变化,故新风比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空气处理过程中没有冷、热量的相互抵消,具有高、低温双蒸发温度,能根据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需要,分别处理新风和回风,再混合实现对被处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同时控制,且新风比稳定的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其特征是:该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制冷回路、第二制冷回路;所述第一制冷回路由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二制冷回路由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换热器(4)、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上述方案的一个变化方案是:一个预冷蒸发器(15)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第一蒸发器(7)的上风侧,所述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与第二压缩机构(2)和第二蒸发器(8)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预冷蒸发器(15)入口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16)与第二换热器(4)和第二节流机构(6)之间的管道相连。
2、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包括空气处理单元(10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00)由空气混合箱(10)、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组成;所述空气混合箱(10)分别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回风通道(12)、送风通道(13)相连;其特征是:该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压缩机构(1)、冷凝器(9)、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第二压缩机构(2)、第二节流机构(6)、第二蒸发器(8),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依次经过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第二蒸发器(8)入口端、第二节流机构(6)、第一节流机构(5)、第一蒸发器(7)入口端、第一蒸发器(7)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构(1)入口端相连,所述冷凝器(9)入口端与第一压缩机构(1)出口端和第二压缩机构(2)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冷凝器(9)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6)和第一节流机构(5)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7)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新风通道(11)中,所述第二蒸发器(8)被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回风通道(12)中。
上述方案的一个变化方案是:一个预冷蒸发器(15)被设置于新风通道(11)中的第一蒸发器(7)的上风侧,所述预冷蒸发器(15)出口端与第二压缩机构(2)入口端和第二蒸发器(8)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预冷蒸发器(15)入口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16)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二节流机构(6)之间的管道或冷凝器(9)出口端的管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雄,未经刘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3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