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自动蓄泄装置的坝体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61149.1 | 申请日: | 2015-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祖德 |
| 主分类号: | E02B7/24 | 分类号: | E02B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222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即涉及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及大塘小坝等坝体的自动蓄泄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及大塘小坝等,因为每年梅雨季节的来临时,突如其来的暴雨或特大洪水的发生,尤其是海拔较高的“云”“贵”“川”地区及一般山区或丘陵地带,一旦洪水来临时,其冲击力大到数百吨,几十吨或十余吨不等,如果坝基上没有自动蓄泄装置,坝体内的蓄水量发生猛增,受洪水冲力和压力愈来愈大,坝基必然难以承受,必有可能遭到连“根”拔(坝基整体翻倒)的危险,它将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会造成巨大的危险和难以估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人曾两次申请了《一种坝体的自动蓄泄板》和《适用于坝体的自动蓄泄装置》这两项专利都有不足之处,经多年思考和实践的验证,本人又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能抗衡特大洪水的自动蓄泄装置的坝体。其创新技术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在坝基上设计了4个平面图所组成,图内纵横相连的虚实线都是钢架结构,再用混凝土浇注,筑成一个艰固的坝基,在坝基上设计了一种蓄泄功能强、安全稳定性高的适用于坝体的多功能蓄泄装置。
本专利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适用于坝体的自动蓄泄装置,包括设置于坝体顶面上的多个坝墩,各坝墩间设有静止时与坝体顶面相垂直的蓄泄板,蓄泄板顶部铰接于坝墩上,蓄泄板板体与坝体连接有板体回复装置,所述坝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设置,每层坝墩间分层连接蓄泄板,可在坝基上设置1-n层自动蓄泄板。
所述最下层坝墩后端呈斜坡状。
所述除最下层外,其他层坝墩后端呈垂向削尖状。
所述板体回复装置为弹簧。
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蓄泄板后的坝墩内侧,另一端连接蓄泄板中部。
所述弹簧埋设于坝墩内侧。
所述蓄泄板与坝墩前端间还设有用于辅助增强蓄泄板回复能力的安全插销。
所述安全插销设置于蓄泄板与坝墩内侧且铰接部下方。
所述安全插销一端插接于坝墩前端内侧,另一端插于蓄泄扳外侧。
所述安全插销一端固定连接于蓄泄板外侧,另一端沿蓄泄板平面水平延伸并插接于坝墩内侧。
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和效果是:当水流正常时,蓄泄板在板体回复装置和安全插销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坝体顶面相垂直的静止状态,可确保坝内缓缓的蓄水作业,其核心作用:一是能把上游丰富的水源引灌到广阔的农田区域和城乡人民的生活饮水之中,也就是说可以自然地永久地为人类造福的重大作用;二是当洪峰来临时,水位超过警戒线状态,强大的洪水冲击力必然大大超过板体回复装置和安全插销的承受力,蓄泄板会自然被水冲开,以实现洪峰的自动泄除。由于设置1-n层蓄泄装置,即能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塘坝等,以确保坝内泄洪的座安全性和稳固性。
附图说明:图1纵横相连的虚实线是钢架结构的示意图,再用混凝土浇注,筑成一个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坝体。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背面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坝体,2为坝墩,3为蓄泄板,4为弹簧,5为安全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坝体的自动蓄泄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设置置于坝体1顶面上的多个坝墩2,各坝墩之间设有静止时与坝体1顶面相垂直的蓄泄板3,蓄泄板铰接于坝墩上。蓄泄板3板体与坝体1间连接有板体回复装置,具体在本专利中所采用的板体回复装置的弹簧4在对现有技术的单层蓄泄板进行实际模拟应用时,发现尤其是对大中型水库、湖泊等大流量洪水蓄泄的适用性更大。因由于洪峰的急速性所带来的高压和冲击,对普通的单层蓄泄板产生了极大的不稳定性或潜在的险情、威胁,故本创新技术的坝体2的垂直方向上采取了分层设置的方式,每层坝墩之间连接蓄泄板3。
依据模拟应用,本发明中蓄泄板3一般呈长方形,①对中小型水库其长度一般优取2-2.5m,高度一般取1-1.5m。②对中大型以上的水库或湖泊,其长度可设为2.5-3m,高度取1.5-2m,具体的坝墩按一定的长度设置1-n个,对坝基内蓄泄板层数的设计需要依据水库、湖泊、塘坝等容水量及泄洪渠道的深度来确定,以实现合理的蓄水及泄洪。多层蓄泄板3的设置,有利于适应洪峰压力的程度,分散并降低洪峰对单块蓄泄板3的压力,以确保泄洪的安全和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祖德,未经李祖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1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