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良好区域覆盖和保水保肥效果的水肥缓释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0512.8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0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马昌坤;孙青;夏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良好 区域 覆盖 保水保肥 效果 水肥 袋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水肥保持领域,尤其是一种实现良好区域覆盖和保水保肥效果的水肥缓释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某些路段两边的负坡(即道路旁倾斜度大约为90度的陡直边坡)上,为了道路美观以及司机视觉上的放松和减小负坡的维修费,通常会在负坡上种植生态植物或是绿色雕塑,通常采用直接灌溉的方式对植物或是绿色雕塑浇水,或者采用简易的保水缓释袋,即将保水剂颗粒塞入用透水材料做成的内袋中,再在其外套 上由具有微孔的可降解的塑料制成的外袋,事先在水源处使其吸饱水,再运到植物处,此类保水缓释袋只能达到短期一次性施水的效果,然而植物对水的吸收是个很缓慢的过程,且施加水肥液时会由于重力作用,从而导致袋内的水顺着负坡流失或者蒸发。
另外,家庭种植也逐渐兴起,许多家庭都安装了园圃种植,需要大量的精力持续保水保肥以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良好区域覆盖和保水保肥效果的水肥缓释袋装置及方法,可以解决负坡上或者加用园圃土壤需要长时间管理并人工操作施加的水肥,保水保肥困难的问题,可以区域覆盖并分层施加水肥,结构简单并可以长期放于土壤之中,保水保肥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当应用于负坡时,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现良好区域覆盖和保水保肥效果的水肥缓释袋装置,
包括设置于负坡顶端截水沟下方的由上至下分层布置于负坡表面上的多层水肥缓释袋;
各层水肥缓释袋由沿负坡水平方向布置的多个带排气口的缓释袋组成,各缓释袋下端与能覆盖一定区域面积的带流速控制器的软导管连通,软导管上沿软导管铺设方向开设有多个贯穿软导管的孔,孔内插有两端都伸出软导管一定长度并设有结体的超细纤维,各缓释袋内装有水肥液;
第一层水肥缓释袋通过多根引水导管与负坡顶端截水沟连通,各层水肥缓释袋之间通过软导管连通。
软导管通过多个管卡固定于负坡表面上,各缓释袋通过固定钉固定于负坡上。
负坡与引水导管的交界处设置有反滤层。
软导管为设有连续弯折的软导管,管卡安装于软导管的弯折处。
一种利用上述水肥缓释袋装置向负坡的各层土壤施加水肥、保水保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负坡上安装各层水肥缓释袋;
2)打开各层水肥缓释袋的各个缓释袋上的排气口,使得上下大气压相通,负坡顶端截水沟内的水流入各层水肥缓释袋的各个缓释袋内,将袋内水肥液进行稀释形成稀释后的水肥液;
3)调节各个缓释袋的软导管上的流速控制器,使各个缓释袋内稀释后的水肥液缓慢地流入其软导管内,通过软导管上的多根超细纤维缓慢渗入到软导管外干燥土壤内,使土壤逐渐湿润,随着土壤吸收水肥的量增加,渗入速度会变慢,甚至停止,但当土壤出现干燥时,渗入会自动恢复;
从而实现自动向负坡表面不同高度的各层土壤施加水肥、保水保肥。
步骤1)中各层水肥缓释袋的软导管的安装方法为:先将缓释袋下方的软导管连续弯折后,放置在负坡上的已铺设好的铁丝或塑料网上,再向负坡上喷射植物混凝土,将弯折处的管卡的下端固定在植物混凝土里,将软导管穿过各管卡形成软导管。
缓释袋及软导管为将医用输液袋及输液管去掉针头,将流速控制器移装至软导管上部,在医用输液袋上增加排气口的袋体及导管。
当应用于家用园圃时,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现良好区域覆盖和保水保肥效果的水肥缓释袋装置,包括与集水箱通过集水箱引水导管连通的缓释袋,集水箱引水导管上设置有吸水气囊,缓释袋上设置有排气口,缓释袋底部连通有多层分层埋设于种植土壤中的软导管,软导管上沿导管的铺设方向开设有多个软导管的孔,孔内插有两端都伸出软导管一定长度并设有结体的超细纤维,缓释袋内装有水肥液,软导管上设置有流速控制器。
软导管呈圈状分层埋设于种植土壤中。
一种利用上述水肥缓释袋装置向种植土壤的各层土壤施加水肥、保水保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与集水箱连通的缓释袋;
2)调整流速控制器使袋内水肥液无法流出,将缓释袋下方的软导管在种植土壤初铺时,在土壤底部盘绕成圈铺设形成第一层软导管;
3)在软导管上铺一层土壤,再在铺设好的土壤上将软导管盘绕成圈铺设形成第二层软导管;
4)重复上述步骤3),形成多层分层埋设于种植土壤中的软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0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