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四嗪吡唑类杀螨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9100.2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7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慧;许良忠;袁建坡;陈格新;徐姗姗;鞠光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3/04 | 分类号: | C07D403/04;A01N43/713;A01P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氟四嗪 吡唑 杀螨剂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农药中杀螨剂领域,涉及一种含氟四嗪吡唑类杀螨剂。
背景技术植食性螨类具有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及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公认的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使用专性杀螨剂成为防治植食性螨类的主要措施。US4237127及US5455237报道了四嗪类化合物及其在农业防治螨害方面的应用,由此开发出对螨卵高效的杀螨剂品种“四螨嗪”[3,6-双(2-氯苯基)-1,2,4,5-四嗪],在螨害治理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氟螨嗪(flufenzine)属于四螨嗪的衍生物,由匈牙利的Chinion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四嗪类杀螨剂,杀螨活性比四螨嗪高4倍。氟螨嗪由于其作用机理独特,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对成螨、若螨、幼螨及卵均有效,而且低毒、低残留、安全性好。氟螨嗪对柑橘全爪螨、锈礕虱、茶黄螨、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等害螨均有很好防效,可用于柑桔、葡萄等果树和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的螨害治理。虽然氟螨嗪具有很好的触杀性,但是内吸性比较弱,只有中度的内吸性,所以喷雾要均匀;而且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抗药性问题。由于害螨极易产生抗药性,众多杀螨剂品种因抗药性已失去原有的高效性,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杀螨剂超高效、长持效及低公害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活性杀螨剂。本发明是对氟螨嗪的结构进行改造,以吡唑环取代氯苯环,设计筛选得到的新型杀螨剂。在现有技术中,如本发明所示的式I化合物用作杀螨剂未见公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生产及使用安全、杀螨效果好、防治成本低的含氟四嗪吡唑类化合物,可用于农业或林业害螨的防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氟四嗪吡唑类杀螨剂,结构如式I所示:
式I化合物可通过如下反应步骤制备:
(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羧酸和甲醇反应生成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酸甲酯(化合物Ⅱ):
(2)化合物Ⅱ和水合肼反应生成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肼(化合物Ⅲ):
(3)2,6-二氟苯甲酰胺和NaOH反应,然后酸化得到2,6-二氟苯甲酸,2,6-二氟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反应生成2,6-二氟苯甲酰氯(化合物Ⅳ):
(4)化合物Ⅲ和化合物Ⅳ反应生成双酰基肼化合物Ⅴ:
(5)化合物Ⅴ和五氯化磷反应生成氯甲叉基肼化合物VI;
(6)化合物Ⅵ和水合肼成环生成1,2-二氢-1,2,4,5-四嗪类化合物Ⅶ:
(7)化合物Ⅷ用亚硝酸氧化生成化合物I: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吡唑基在一些杀虫杀螨化合物中是重要的活性基因,本发明化合物(式I)将取代的吡唑环引入氟螨嗪杀螨剂结构中,不仅使其结构具有新颖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对螨卵的抑杀效果,也降低了该化合物作为杀螨剂产生抗药性的风险。药效试验证明:式I化合物在10ppm达87%,而同浓度下氟螨嗪的杀卵活性只有52%;在1ppm下本发明化合物仍有45%的抑杀率,而氟螨嗪在该浓度下基本无杀卵作用。本发明化合物的杀螨卵活性大幅度提高,是氟螨嗪(KC)的5~8倍,表现出超高效性的显著优点。式I化合物对螨卵、成螨、若螨、幼螨均有效,而且本发明化合物为氮环类化合物,具有对有益生物低毒性、易降解、环境相容性好的特点,具有作为创制性杀螨剂新品种产业化的巨大潜力。
本发明式I化合物在防治有害螨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活性物质组合使用,以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
应该明确的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换和改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合成实例、生测试验结果可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
合成实例
实例1、式Ⅰ化合物的制备:
(1)化合物Ⅱ的合成:
向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8.85g(0.1mol)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羧酸,100mL甲醇,冰浴下滴加17.85g(0.15mol)氯化亚砜,搅拌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8h。薄层色谱跟踪反应,待原料点消失后,停止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粗品18.63g,产率92%。
(2)化合物Ⅲ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9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高压釜的搅拌装置
- 下一篇:混合机刮料器清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