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应急救生棒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8059.7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光明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B63C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应急 救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应急救生棒,属于紧急救生领域,包括包裹层以及小钢瓶,其中,所述包裹层包裹在所述小钢瓶上;所述小钢瓶设置有预留折断槽以及用于盛装高压气体的空腔,所述预留折断槽位于所述小钢瓶的两个端部之间,所述预留折断槽的槽深方向朝向所述小钢瓶的空腔,且所述预留折断槽沿所述小钢瓶的周向方向延伸。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上应急救生棒设有小钢瓶和包裹在小钢瓶外的包裹层,该小钢瓶设有预留折断槽,使用时只需通过预留折断槽就能将小钢瓶折断或者折裂,从而释放出其中的气体,使包裹层被气体充盈;这种救生棒的体积和质量更小,便于携带且生产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急救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上应急救生棒。
背景技术
钢针开启高压气体小钢瓶一般应用在小型设备,或者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设备上。所以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对设备的便携式程度至关重要。钢针开启高压气体小钢瓶,钢瓶必须外接带有钢针的外接装置,这必然增加设备的体积与重量,降低了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设备的便携程度。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应急救生棒,以改善现有技术的水上应急救生棒的体积大导致携带不便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应急救生棒,包括包裹层以及钢瓶,其中,所述包裹层包裹在所述小钢瓶上;所述小钢瓶设置有预留折断槽以及用于盛装高压气体的空腔,所述预留折断槽位于所述小钢瓶的两个端部之间,所述预留折断槽的槽深方向朝向所述小钢瓶的空腔,且所述预留折断槽沿所述小钢瓶的周向方向延伸。
小钢瓶整体密闭,在其瓶身上设置预留折断槽,使用时,只需用手掰小刚瓶的两端,小钢瓶就会从预留折断槽处裂开或者断开,从而释放出其中的高压气体,释放出的高压气体会迅速充盈包裹层,充满气体的包裹层会带着人浮上水面,从而达到紧急救生的目的,与现有的小钢瓶相比,这种小钢瓶不设置钢针和相关的外接设备,只需在瓶身上设置预留折断槽就可达到释放气体的目的,从而使救生棒的体积和质量更小,更易携带和打开,同时由于救生棒简单的结构也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折断槽的槽底壁的厚度小于所述预留折断槽的槽侧壁的厚度。
这样,在掰小钢瓶时,小钢瓶更易折裂或者折断,达到省力的目的,同时其厚度保证小钢瓶能够承受气体的压力,气体不会自动泄露。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折断槽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预留折断槽位于所述小钢瓶的中轴线的两侧且位于同一直径上。
在掰小钢瓶时不需要花费时间调整掰小钢瓶的用力方向,直接握住小钢瓶的两端即可将小钢瓶折裂或者折断;同时,在掰的过程中,一条预留折断槽受到张力,另一条预留折断槽受到压力,更易使气体释放出来,使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减少了折断或者折裂所需时间,气体能够及时充满包裹层,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折断槽设置在所述小钢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将预留折断槽设置在小钢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使预留折断槽左右两边的端部长度相等,双手更好施力。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层包括第一保护层和第二气囊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包裹在所述小钢瓶外,所述第二气囊层包裹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外。
小钢瓶在折断或者折裂时会产生较为锋利的断口,第一保护层能很好的将其包裹住,这样就避免了断口将用于盛装气体的第二气囊层划伤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层的表面设置有均匀的小孔。
小钢瓶内盛装的是高压气体,在小钢瓶折断或者折裂的瞬间,这些高压气体会迅速向外膨胀,在第一保护层的表面设置均匀的小孔,这样高压气体能通过这些小孔直接进入第二气囊层内,迅速充满第二气囊层,使之浮出水面,从而达到紧急救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光明,未经宋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8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品分析仪底座
- 下一篇:游轮侧翻伸藏平衡浮护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