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键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57157.9 | 申请日: | 2015-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谷;石向辉;张润聪;王静;李红明;陈洋;杨万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F259/04;C08F257/02;C08F279/02;C08F291/00;C08F291/06;C08F283/02;C08F283/04;C08F216/04;C08F220/56;C08F226/02;C08F222/38;C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氢键 交联 烯烃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氢键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烯烃的熔融或溶液加工过程中加入引发剂或催化剂之一和可形成氢键的乙烯基单体;聚烯烃、引发剂或催化剂之一和可形成氢键的乙烯基单体的质量比是100:(0.01–10):(0.1–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键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或催化剂之一选自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阴离子聚合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或配位聚合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键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形成氢键的乙烯基单体引发方式包括引发剂引发、催化剂催化、热引发、辐射引发或光引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键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形成氢键的乙烯基单体是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羧基、酰胺基、伯胺基、仲胺基、氨基酸、氨基酸酯或F的乙烯基单体,同一分子乙烯基单体中含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极性基团;其中,所述的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乙烯基单体选自C1–C20的ω-乙烯基醇;或选自C1–C30的乙烯基多元醇;其中,所述的含有一个或多个羧基的乙烯基单体选自C1–C20的乙烯基羧酸;其中,所述的含有一个或多个酰胺基的乙烯基单体选自C1–C20的乙烯基酰胺;其中,所述的含有一个或多个伯胺基的乙烯基单体选自C1–C20的乙烯基伯胺;其中,所述的含有一个或多个仲胺基的乙烯基单体选自C1–C20的乙烯基仲胺;其中,所述的含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乙烯基单体选自C3–C30的乙烯基氨基酸;其中,所述的含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酯的乙烯基单体选自C3–C30的乙烯基氨基酸酯;其中,所述的含有一个或多个卤素F的乙烯基单体选自C2–C20的乙烯基有机氟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键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反应设备选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多螺杆挤出机、熔融搅拌釜、溶液搅拌釜或淤浆搅拌釜;其中,所述的溶剂选自C5–C20的脂肪烷烃或环烷烃,或C6–C20的芳烃,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键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20℃-120℃将聚烯烃、助剂混合1至120分钟得到混合物,然后该混合物连同引发剂或催化剂之一、以及可形成氢键的乙烯基单体都加入反应设备中;
2)将1)加热到50℃–350℃,使聚烯烃熔融或溶胀反应1–15小时;
3)将2)冷却至室温,得到产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键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烯烃改性加工过程中加入助剂,聚烯烃与助剂的质量比为100:(0.01–4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氢键交联聚烯烃的制备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适合于聚烯烃的改性或功能化;其中,所述的聚烯烃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EPR、EPDM、NBR、HNBR、SBS、SIS、SEBS,SEIS、SIBR,ESBR、SSBR、IIR、BR、PC、PET、PBT、PA、PPO或POM,或它们的共混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71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