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盗门的智能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56825.6 | 申请日: | 2015-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5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李晟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5B49/00;E05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19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门 智能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门的保护装置,属于智能防盗门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盗门是家家必不可少的家用设施,目前防盗门锁主要依赖于机械结构,这种结构的防盗门对于铁丝,万能钥匙等方式的溜门撬锁防盗性能较差,容易轻易被破坏。因此,现在防盗门大多采用智能防盗手段。当前智能防盗装置均设置在防盗门锁外侧,防盗装置均暴露于外,这为防盗装置的破解提供了方便,因此,目前的智能防盗门同样存在隐藏性弱,安全性低,经济便捷性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防盗锁隐藏性弱,安全性低,经济便捷性较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防盗锁的智能保护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盗门的智能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红外锁芯、特制钥匙和内锁;所述红外锁芯包括红外线发射器1和红外线接收器2;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和红外线接收器2安装在所述锁芯内壁上;所述特制钥匙上设有红外线穿通孔7和无线电模块5,所述无线电模块5装有启动按钮6;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红外线接收器2和红外线穿通孔7的个数均为N;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内锁位于防盗门内部,实现防盗门的反锁动作。
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红外锁芯、特制钥匙和内锁;所述红外锁芯包括红外线发射器1和红外线接收器2;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和红外线接收器2安装在所述锁芯内壁上;所述特制钥匙上设有红外线穿通孔7和无线电模块5,所述无线电模块5装有启动按钮6;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红外线接收器2和红外线穿通孔7的个数均为N;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内锁位于防盗门内,实现防盗门的反锁动作;
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与红外线接收器2一一对应,并且红外线发射器1与红外线接收器2采用红外发射对管设置;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安装在与其对应红外线接收器2所在锁芯内壁对向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N个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互不相交;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和红外线接收器2与锁芯内壁的方式采用焊接,机械固定和一体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穿通孔7与红外线发射器1一一对应;所述红外线穿通孔7位于其所对应红外线发射器1发出的红外线通过的路径上,并且所述红外线穿通孔7的轴向方向与所对应红外线发射器1发出红外线的路径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特制钥匙从锁孔插入红外锁芯过程中,沿锁芯方向依次逐条阻断红外线;完成钥匙插入动作,钥匙运动状态稳定后,所述红外锁芯内所有红外线依次无偏差的穿过对应的红外线穿通孔7由红外线接收器2完好无遮挡的接收,并且所述特制钥匙完成此动作的整体时间T≤3.0s才可实现开锁,否则,所述内锁采取反锁动作进行防盗保护。
优选的,当所述红外线阻隔过程没有按照沿锁芯方向依次逐条阻隔红外线的顺序进行时,所述内锁采取反锁动作进行防盗保护;当局部红外线出现反复被阻断的情况时,所述内锁采取反锁动作进行防盗保护;当任一条红外线被阻断的过程时间超过3.0s时,所述内锁采取反锁动作进行防盗保护。
优选的,所述内锁完成反锁后,红外锁芯开锁方式失效,所述内锁仅通过特制钥匙上设置的无线电模块5实现开锁。
本发明有益效果:
1.隐藏性好:由于该锁是从内部进行改造的,从外观看与正常的所并无任何差别,可以更好的保证住户安全。
2.多样性高:若改变红外线的角度,距离,以及整体在锁头内部的角度,则会有无数种不同的锁头从外观来看与普通锁并无区别,
3.安全性高:触发内锁后将门从里面反锁,只能利用钥匙的无线电模块打开,保证住户的绝对安全,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警方破案。若改变两条红外线的角度,距离,以及整体在锁头内部的角度,可以设计出无数种的钥匙,不会存在一对多的情况。
4.经济便捷性高:若没有触发内锁,正常开锁即可。若触发后,利用无线电模块实现反锁门的打开,十分方便。而且安装此装置,只需换一个锁头,十分节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红外锁芯透视图;
(1,红外线发射器;2,红外线接收器;3,锁芯外壳;4,锁孔)
图2为本发明所述特制钥匙示意图;
(5,无线电模块;6,启动按钮;7,红外线穿通孔)
图3为本发明所述保护技术工作流程图;
图4为设有两个红外线发射器的红外锁芯透视图;
(11,第一红外线发射器;12,第二红外线发射器;21,第一红外线接收器;22,第二红外线接收器;3,锁芯外壳;4,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6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