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桨叶搅拌反应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56371.2 | 申请日: | 2015-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丁成;迟崇哲;兰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B01F15/02;B01D19/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桨叶 搅拌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以曝气源为动力驱动搅拌桨叶搅拌实现气液固混匀的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气液混匀反应器主要采取立式槽式、柱式顶装式电机驱动搅拌系统完成固液搅拌,配合反应器底部曝气盘、曝气管等曝气装置实现气液固三相混匀。为了提高气体利用率,针对高劲比较大的机械搅拌反应器,顶部电机驱动长轴带动桨叶搅拌,由于扭矩较大容易造成断轴事故,于是采取底部驱动搅拌系统是缩短搅拌轴的有效方法,然而底部安装电机驱动搅拌轴存在密封问题,为了实现底部搅拌需要提供一种可靠无泄漏的新型反应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桨叶搅拌反应器,本发明以曝气源为动力驱动反应器底部搅拌桨叶搅拌,实现气液固无泄漏混匀的反应器。
本发明是由消泡导流锥斗、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下封头、搅拌系统和气源阀门构成;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与下封头以螺栓连接,搅拌系统通过轴承座固定在下封头中心处,气源阀门与轴承座连接,消泡导流锥斗固定在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内部并位于搅拌系统上部;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表面设置溢流出液口、紊流板、进液管、顶部出气口;搅拌系统由轴承座、空心传动轴和空心搅拌桨叶构成。
所述空心传动轴顶部密封,在与桨叶的连接处开设通气孔,由底部中心钻孔至通气孔处。
所述空心搅拌桨叶为两片曲率半径不同的板材通过焊接组成的空心桨叶,空心桨叶的一面开设若干数量的曝气孔,空心桨叶与空心传动轴通气孔连通。
本发明工作过程:
矿浆由进液管给入,通过消泡导流锥斗进到搅拌系统的搅拌桨叶上;动力气源通过气源阀门进入,通过搅拌系统的空心传动轴与通气孔进入空心搅拌桨叶内,由空心搅拌桨叶的曝气孔曝气进入矿浆内;高压气体在曝气孔快速曝气时其反作用力推动空心搅拌桨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空心搅拌桨叶通过空心传动轴支撑固定在轴承座上实现搅拌转动;空心搅拌桨叶的搅拌与曝气实现了气液固三相混匀,处理后的矿浆通过溢流出液口溢出,多余的气体通过消泡导流锥斗折流消泡作用后溢出然后由顶部出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改变了传统顶部长轴搅拌设计,底部短轴搅拌避免了扭矩过大造成的断轴风险;气动空心搅拌桨设计实现了搅拌与曝气于一体,配合气源阀门控制解决了电机驱动底部搅拌密封不佳泄露的问题,本发明为工业生产中的气液固反应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反应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搅拌系统结构示意图。
1—消泡导流锥斗;2—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3—下封头;4—搅拌系统;5—气源阀门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21—溢流出液口;22—紊流板;23—进液管;24—顶部出气口;41—轴承座;42—空心传动轴;43—通气孔;44—空心搅拌桨叶;45—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由消泡导流锥斗1、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2、下封头3、搅拌系统4和气源阀门5构成;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2与下封头3以螺栓连接,搅拌系统4通过轴承座41固定在下封头3中心处,气源阀门5与轴承座41连接,消泡导流锥斗1固定在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2内部并位于搅拌系统4上部;立式圆柱形反应器壳体2表面设置溢流出液口21、紊流板22、进液管23和顶部出气口24;搅拌系统4由轴承座41、空心传动轴42和空心搅拌桨叶44构成。
所述空心传动轴42顶部密封,空心传动轴42在与空心搅拌桨叶44的连接处开设通气孔43,由底部中心钻孔至通气孔43处。
所述空心搅拌桨叶44为两片曲率半径不同的板材通过焊接组成的空心桨叶,空心桨叶的一面开设若干数量的曝气孔45,空心搅拌桨叶44与空心传动轴42的通气孔43连通。
本实施例工作过程:
矿浆由进液管23给入,通过消泡导流锥斗1进到搅拌系统4的空心搅拌桨叶44上;动力气源通过气源阀门5进入,通过搅拌系统4的空心传动轴42与通气孔43进入空心搅拌桨叶44内,由空心搅拌桨叶44的曝气孔45曝气进入矿浆内;高压气体在曝气孔45快速曝气时其反作用力推动空心搅拌桨叶44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空心搅拌桨叶44通过空心传动轴42支撑固定在轴承座41上实现搅拌转动;空心搅拌桨叶44的搅拌与曝气实现了气液固三相混匀,处理后的矿浆通过溢流出液口21溢出,多余的气体通过消泡导流锥斗1折流消泡作用后溢出然后由顶部出气口24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6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元件
- 下一篇:一种集成电路的金属布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