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隔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6213.7 | 申请日: | 2015-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8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峰;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隔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隔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吸附式玻璃棉毡型隔板是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铅酸蓄电池的“第三极”,是利用玻璃纤维通过传统的湿法造纸成型工艺而制成一种薄片状的柔性材料。这种隔板具有多孔性,可以吸附充足的电解液并使电池保持在贫液状态,同时能够提供电池化学反应时在正极上生成的氧气扩散到负极的通道。
玻璃纤维直径较粗时,孔率大,吸酸速率快,但是只能到达一个有限的高度,有利于酸液到达负极板。而玻璃纤维直径较细时,毛细作用强,能把酸液吸附到较高的高度,适合于循环期间酸液的长时间传输。因此,使用单一直径的玻璃纤维制成的隔板难以兼具各项优点。
授权公告号为CN1136621C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隔板及其生产方法,该隔板含有热塑性合成纤维,和耐酸抗氧化的无机填料,其中孔径不小于1μm的孔总体积不大于所有孔总体积的20%,而且最大孔径不大于10μm。与常规隔板相比,该专利由于大孔径部分极大地降低,所以有阻止活性物质穿透的作用。
公开号为CN178725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隔板毡及其制备方法,该隔板用连续玻璃纤维和粘结剂经大辊筒工艺制成,其中连续玻璃纤维质量含量为85-90%,粘结剂质量含量为10-15%。该发明作为铅酸蓄电池复合隔板的基材可使隔板具有表面平整,吸收能力强,耐酸性好,厚度均匀等特点,尤其在机械强度和耐振动性能等方面优于定长纤维复合隔板。
上述专利都在玻璃纤维的基础上添加了其它成分,并采取了特殊的成型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隔板的使用性能。但是制备工艺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的具有优良性能的隔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吸酸能力的铅酸蓄电池隔板。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种隔板层,每种隔板层有1~2层,主要原料为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所述的铅酸蓄电池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0~95%,聚丙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30%。
所述的铅酸蓄电池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包括离心棉和火焰棉,其中离心棉占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60~90%,火焰棉占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
所述的铅酸蓄电池隔板,其特征在于隔板的其中一层由离心棉和聚丙烯纤维混合而成,其中离心棉的重量百分比为70~95%,聚丙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30%。
所述的铅酸蓄电池隔板,其特征在于隔板中的另一层由火焰棉和聚丙烯纤维混合而成,其中火焰棉的重量百分比为70~95%,聚丙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30%。
应用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充分利用各种纤维各自的优点,有利于提高隔板的吸酸能力;(2)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铅酸蓄电池隔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示10为离心棉和聚丙烯纤维的混合层,20为火焰棉和聚丙烯纤维的混合层;
图2为本发明铅酸蓄电池隔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示10为离心棉和聚丙烯纤维的混合层,20为火焰棉和聚丙烯纤维的混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隔板,包括两种隔板层,每种隔板层有1层,主要原料为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90%,聚丙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
玻璃纤维包括离心棉和火焰棉,其中离心棉占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80%,火焰棉占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
隔板的其中一层由离心棉和聚丙烯纤维混合而成,其中离心棉的重量百分比为90%,聚丙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
隔板中的另一层由火焰棉和聚丙烯纤维混合而成,其中火焰棉的重量百分比为90%,聚丙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隔板,包括两种隔板层,每种隔板层有2层,主要原料为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6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