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硅微透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53805.3 | 申请日: | 2015-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田亮;尹小杰;张家顺;安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透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硅微透镜,包括基底层(3)和透镜层(2),透镜层(2)位于基底层(3)的正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透层Ⅰ(1)和增透层Ⅱ(4),所述增透层Ⅰ(1)覆盖于透镜层(2)的表面,增透层Ⅱ(4)覆盖于基底层(3)的背面;所述透镜层(2)包括第一透镜层(2-2)和第二透镜层(2-4),第二透镜层(2-4)包裹在第一透镜层(2-2)上,且通过高温回流融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微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3)的材料为石英玻璃材料;所述透镜层(2)的材料为掺硼、磷的二氧化硅材料,所述增透层Ⅰ(1)和增透层Ⅱ(4)的材料为氟化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硅微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3)和透镜层(2)的折射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微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Ⅰ(1)和增透层Ⅱ(4)的厚度相同,且等于光在增透层Ⅰ(1)或增透层Ⅱ(4)中波长的四分之一,从而使增透层Ⅰ(1)和增透层Ⅱ(4)的前后表面的两反射光相互抵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硅微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Ⅰ(1)和增透层Ⅱ(4)的厚度为285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微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层(2)的截面呈平凸结构,所述第一透镜层(2-2)为圆台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二氧化硅微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3)的厚度为300μm-5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微透镜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1:对基底层(3)表面做清洗处理,所述基底层(3)为石英晶圆;
步骤S2:采用PECVD淀积厚度为1-10um的掺硼、磷的二氧化硅层Ⅰ(2-1);其中,PECVD设备的腔室气压为2000-3000mTorr,衬底温度为335-365℃,下电极射频功率为1600-2000W,硼烷和氮气混合气体流量为100-140sccm,硼烷在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数为5%-10%,磷烷和氮气混合气体流量为20-45sccm,磷烷在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数为5%-10%;
步骤S3:重复步骤S2,直至生长出厚度为10-100um的第一透镜层(2-2),然后对第一透镜层(2-2)进行高温退火处理,其中,退火温度为900-1100℃,退火时间为3-5小时;
步骤S4:对第一透镜层(2-2)表面做清洗处理;
步骤S5:在第一透镜层(2-2)表面形成掩模层5;
步骤S6:在掩模层(5)上旋涂一层正性或负性的光刻胶层(6),然后对光刻胶层6做前烘处理并自然降温;
步骤S7:对光刻胶层(6)进行曝光、显影、后烘,将光刻板上的图形转移到光刻胶层(6)上;
步骤S8:采用ICP刻蚀掩模层(5),以形成硬掩模层,然后采用ICP去除掩模层(5)上的光刻胶层(6);
步骤S9:采用ICP刻蚀第一透镜层(2-2),以形成锥度为0.2-1的圆台(7);
步骤S10:去除圆台(7)上的掩模层(5);
步骤S11:采用PECVD淀积厚度为1-10um的掺硼、磷的二氧化硅层Ⅱ(2-3),然后对掺硼、磷的二氧化硅层Ⅱ(2-3)做高温回流处理;其中,PECVD设备的腔室气压为2000-3000mTorr,衬底温度为335-365℃,下电极射频功率为1600-2000W,硼烷和氮气混合气体流量为100-140sccm,硼烷在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数为5%-10%,磷烷和氮气混合气体流量为20-45sccm,磷烷在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数为5%-10%;回流温度为900-1100℃,回流时间为5-10小时;
步骤S12:重复步骤S11,直至生长出厚度为10-100um的第二透镜层(2-4),经ICP刻蚀后的第一透镜层(2-2)和第二透镜层(2-4)共同构成透镜层(2);
步骤S13:对基底层(3)的背面进行减薄、抛光处理;其中,基底层3减薄后的厚度为300μm-500μm;
步骤S14:对透镜层(2)的正面和基底层(3)的背面做清洗处理;
步骤S15: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透镜层(2)的正面和基底层(3)的背面分别旋涂增透层Ⅰ(1)和增透层Ⅱ(4);其中,增透层Ⅰ(1)和增透层Ⅱ(4)的厚度均为285nm;
步骤S16:利用切割机将加工后的石英晶圆切成多个微透镜或微透镜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38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