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泊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2646.5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友;黄巍;王天杰;潘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2 | 分类号: | B65G1/12;B65G1/137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泊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泊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泊车的设备和相应配套的通信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产业化极大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相比较的,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停留在以前的方案,路边能够提供的泊车位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现有的大型超市、卖场、大厦普遍提供了地下停车位,但数量仍然是供不应求。一些楼房在建造时留有地下停车位,仍难以满足汽车数量快速增加的需求,因此在社区和办公大楼附近的马路上,也停了很多车辆,有限的马路边很快被占满。随着停车成本的提升,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存放更多车辆是有市场需求的。
现有的解决方案普遍是建造大量的地下车库,尤其是高楼大厦和大型场所。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楼底部被掏空,大楼的稳定性下降。最新的方案是另建一个专用停车场,国外有方形平台和圆形平台两类停车楼设计,但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
基于以上问题,研发一种方便使用的停车系统,包括停车设备和通信系统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泊车系统,能够让车辆自动停入空闲位置,在泊车与取车全程能够自动化,与车主智能化通信,方便停车与取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泊车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辅助处理器、泊车楼、底层平台、GSM模块、输入键盘、显示屏、旋转台和升降机,所述泊车楼设置在地面上,底层平台位于泊车楼的底部,中央处理器安装在底层平台上,所述泊车楼上设有若干个泊车位置,泊车位置内设有风扇、第二输送带,中央处理器连接风扇和第二输送带;所述泊车位置内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泊车楼中间竖直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包括升降台和输送支撑架,输送支撑架位于升降台的侧面,输送支撑架与升降台铰链连接;所述升降机底部设有旋转台,旋转台与升降机铰链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台上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位于同一水平位置,辅助处理器与第一输送带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处理器与GSM模块、输入键盘和显示屏电连接,所述GSM模块安装在升降台顶部,底层平台的一侧设有入口,输入键盘和显示屏安装在入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GSM模块包含无线通信系统,GSM模块接入全球无线通信频道,GSM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系统连接手机。
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辅助处理器相连接,辅助处理器与升降机、旋转台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下方设有大功率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圆形齿条,大功率电机与第一齿轮相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圆形齿条啮合,圆形齿条固定在升降机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处理器安装在旋转台内,中央处理器与辅助处理器连接外部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泊车位置为泊车的空间,泊车位置的数量至少为80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泊车楼上使用GSM无线通讯系统,可实现处理器与车主的信息交互,在泊车楼内加装通信零部件,能够将泊车信息与车主共享,可提供提前预约停车位,预约定时取车等服务。泊车楼有专用显示屏,显示剩余停车位,并提供风扇,取车前给车辆降温。泊车时的水平移动方式采用升降台上的输送带与泊车位置内的输送带同步配合的方式,减少升降台的晃动。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停取车服务,泊车楼上使用输送带取代常见的板车式平移机构,有效减少升降台晃动,提高安全性。整个过程由处理器控制,车主可通过手机与处理器交互信息,方便停车与取车。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动泊车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自动泊车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自动泊车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央处理器、2-温度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红外传感器、5-GSM模块、6-输入键盘、7-显示屏、8-辅助处理器、9-旋转台、10-升降机、11-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风扇、14-手机、15-泊车楼、16-泊车位置、17-底层平台、18-入口、19-车辆、20-输送支撑架、21-升降台、22-地面、23-大功率电机、24-第一齿轮、25-第二齿轮、26-圆形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2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