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决策树机制的多副本路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1344.6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8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前斌;董春阳;肖晶;黄琼;唐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4 | 分类号: | H04W40/24;H04W40/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组织网络 决策树 路由 副本 决策规则 历史数据 消息副本 采集 决策树学习 初始消息 机器学习 网络开销 相应属性 整合处理 直接传输 高动态 构建 洪泛 拓扑 评级 投递 转发 传输 传递 分类 网络 学习 | ||
1.一种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决策树机制的多副本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车辆对在相同网络下的历史数据进行采集;
步骤2、对步骤1中采集的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3、对处理过的历史数据,采用机器学习C4.5学习算法,并建立相应的决策树准则;
步骤4、在扩散阶段,车辆节点采集当前网络的数据并递归生成决策规则,看是否符合扩散规则并以二分法进行扩散;
步骤5、在转发阶段,车辆节点采集当前网络的数据,将数据发送到规则树入口,看是否符合转发规则,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在步骤1中,车辆收集到历史节点网络环境和节点自身的属性,将其定义为车辆数据集:Vl=(A1,A2,…,Al),即所选取的类别属性,其中l为车辆标记数据集的个数;车辆约束数据集:Vu=(A1,A2,…,Au),即在车辆数据集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数据处理所得出的结果,其中Vu∈Vl,u∈l;
在步骤2中,根据车辆属性建立车辆属性集合A=(a1,a2,…,am),其中,m为车辆属性个数,aj,j∈(1,2,…,m)代表车辆节点在网络中或者自身的第j个属性;
在步骤3中,对于收集到的车辆属性集合A,依据决策树C4.5学习方法,计算出车辆网络信息熵:其中,S为跟踪投递数据集,目标变量Ci有k个分类;ratio(Ci,S)表示S中目标属性Ci所占比例,其中,i=0,1,0表示投递失败,1表示投递成功;|S|表示数据集S中的样本个数之和;
再计算出网络属性条件熵:设车辆的某种属性变量为T,有n个分类,这里的分类数n=0,1,2…,其中,Tj表示考虑该属性时该属性的分类集合,j=0,1,2…;
根据计算出的车辆网络信息熵Info(S)和网络属性条件熵Info(T),得出车辆网络中属性变量T对该网络带来的信息增益为,VehicleGain(T)=Info(S)-Info(T),同时,车辆网络中属性变量T对该网络带来的车辆信息增益率为,
其中,SplitInfo(T)为
依据生成的车辆信息增益率VehicleGainRatio(T),利用决策树C4.5学习算法生成决策规则树;依据决策规则树对每次相遇的车辆节点进行决策规则树搜索,如果满足决策规则,则采用二分法进行副本的扩散;
新近度、节点活跃因子、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性车辆网络属性是通过移动加权指数平均方法来更新,选取上一状态的数据和当前状态的数据加权更新;α的值设置为0.7效果最好,更新公式定义为:
A←(1-α)*Ai-1+α*Ai
其中,A表示更新的属性值,Ai-1表示上一次的值即历史的属性值,Ai表示当前采集到的属性值,α为更新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决策树机制的多副本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车辆根据决策规则进行数据包转发,车辆首先收集当前网络的数据,预处理后送入决策规则进行匹配,如果匹配规则且当前车辆携带的副本数大于1,则将进行转发的数据包按“二分法”进行扩散;如若不匹配则等待下次相遇机会;
当每辆车携带的数据包副本数仅剩一个副本时,结束扩散阶段,进入转发阶段;在转发阶段同样根据决策规则树主动进行下一跳的选择和转发;同时,对于决策规则树的更新,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重新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决策树机制的多副本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在转发阶段同样根据决策规则主动进行下一跳的选择和转发,可以有效降低投递延时;同时,对于决策规则树的更新,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重新采集建立新的决策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13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