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器泄压噪声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1124.3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郭付洋;张爱东;邓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李永联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器泄压 噪声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器泄压噪声测试的装置,包括气流压力控制系统、增压器泄压阀控制系统、以及噪声及压力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的增压器压气机壳体为经过特殊处理的壳体,其中增压器的压气机叶轮被取掉,增压器压气机壳体上增压后的气体通道与进气通道隔开。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测试装置进行噪声测试的方法.本发明由于排除了整车状态下发动机工作噪声的干扰,并将增压器工作时的同步噪声、亚同步噪声、叶片扫气声等噪声的干扰排除,测试结果较为准确可靠,成本低,处理方法简单,便于实施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噪声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器泄压噪声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涡轮增压对发动机改变较小,且很容易提高功率。其采用废气驱动增压器,回收了部分能量,提高了发动机机械效率及热效率,同时由于燃油得到较为充分的燃烧,燃油经济性得到提高,排放得到改善,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涡轮增压器的采用给整车NVH性能带来新的问题,如何对增压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测试分析,以便对增压器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成为一个研究的方向。CN201210453009.9专利文献中提出了一种测量增压器噪声系统,即在半消声室内对增压器的噪声进行测试,并搭建了测试试验装置。文献中主要针对增压器压气机模拟整车加速时产生的噪声进行测试,增压器泄压阀突然开启时产生的气流喷注噪声测试并未提及。整车上增压器工作时,经压气机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进气管路、中冷器、节气门等进入气缸内,参与燃烧。当节气门突然关闭时即整车上油门踏板突然松掉时,发动机开始减速。由于涡轮机的惯性,增压器的压气机仍然在高速工作,压气机继续产生高压气体,推动管路中的高压气体仍然继续通过进气管路流向节气门,然而由于节气门的突然关闭,气体滞留在管路中,并可能倒流回到压气机内,此时需要立刻将高压气体释放掉,以保护增压器及进气系统的安全。此时整车ECU控制泄压阀迅速打开,管道中的高压气体通过泄压通道返回到增压器压气机前的进气管路中。当泄压阀打开瞬间,高压气体高速流经泄压阀阀口时,会产生高频的泄压噪声即气流喷注噪声。气流喷注噪声会从进气管口、进气管壁等辐射出来,传递到驾驶室内,从而影响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因此,需要对增压器泄压阀突然开启时产生的泄压噪声即气流喷注噪声进行测试分析。
对于气流喷注噪声,有压力相关的喷注噪声计算公式:
其中R为气室压力P1与大气压力P0之比,D为喷口直径。
从上式可知,当泄压阀打开前,泄压通道内的气体压力和泄压孔的直径即喷口直径对气流喷注噪声有直接关系。为优化增压器的泄压噪声,需要对不同压力状态下的气体所产生的气流喷注噪声的特性进行测试研究分析。同时,需要对泄压阀阀孔不同结构状态时,增压器泄压时所产生的气流喷注噪声进行测试分析,以便对增压器的NVH性能进行优化改进。
如果泄压噪声测试在整车上进行,就包含了增压器的同步、亚同步、气流宽频噪声等各种噪声源,干扰对泄压噪声的判断及评价。而且,在整车上匹配时,增压器开发工作过晚,不利于及早发现及解决泄压噪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快速搭建测试台架,模拟增压器在整车上工作。当油门踏板突然松掉,泄压阀开启泄压,同时,考虑到需要对不同压力通过泄压通道时产生的气流喷注噪声及对不同增压器泄压结构时的气流喷注噪声特性进行测试分析,为优化增压器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从而设计了一种增压器泄压噪声测试的装置,包括气流压力控制系统、增压器泄压阀控制系统、以及噪声及压力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的增压器压气机壳体为经过特殊处理的壳体,其中增压器的压气机叶轮被取掉,增压器压气机壳体上增压后的气体通道与进气通道隔开。
所述气流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气源和压力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通过进气软管连接到气源上,压力调节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进气软管连接到增压器压气机壳体的出气口,增压器压气机壳体的进气口处用进气软管连接,并将进气软管引到消声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1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