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重力分子热传导媒介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1068.3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6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祥卿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重力 酒精 热传导媒介 热传导 高纯 乙酸 状态稳定 均温体 石墨粉 质量份 沸点 散热 丙酮 超微 份液 氯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散热用的微重力分子热传导媒介,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下述组分:14~18份液氨、38~49份丙酮、10~15份氯仿、10~15份高纯酒精、21~28份乙酸、0.65~0.75份超微石墨粉,所述的高纯酒精为体积浓度98%以上的酒精。本发明的微重力分子热传导媒,沸点低,状态稳定,工艺简便,所制成的均温体可以任意方向使用,可解决大功率热传导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传导散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构散热用热传导媒介,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散热用的微重力分子热传导媒介。
背景技术
在热导体制备方案中,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热管技术和相变技术。热管技术做大功率导热体工艺复杂,成本高,拼接而成均温性差,整体性能达不到大功率散热要求,且无法克服热传导死角,不能实现瞬间均温效果;相变技术对热管技术有所改进,但无法解决方向性热传导问题,所形成的散热体不能任何方向使用,应用范围小。
目前所使用的传热介质,沸点高,稳定性差,低温下不能气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散热用的沸点低、状态稳定、可低温气化的微重力分子热传导媒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微重力分子热传导媒介,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下述组分:
液氨 14~18
丙酮 38~49
氯仿 10~15
高纯酒精 10~15
乙酸 21~28
超微石墨粉 0.65~0.75
所述的高纯酒精为体积浓度98%以上的酒精。
优选的,所述的微重力分子热传导媒介,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下述组分:
液氨 14~18
丙酮 38~49
氯仿 10~15
高纯酒精 10~15
乙酸 21~28
超微石墨粉 0.7
优选的,所述的超微石墨粉大小在10-2um左右。
将本发明的微重力分子热传导媒介注入密封腔体,遇热源在15.4℃以上,媒介迅速汽化,均匀充满整个密封空间并近音速扩散,分子运动消耗热能的同时将热传递于整个密封腔体,部分热能迅速转化为分子运动动能,从而消耗部分热能,同时使整个空间迅速形成等温,空间内几乎无热阻,点热源瞬间变成体热源,其热流密度超过已知金属20倍以上,是热传导领域的一个捷径。本发明的微重力分子热传导媒,沸点低,状态稳定,工艺简便,所制成的均温体可以任意方向使用,可解决大功率热传导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由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祥卿,未经胡祥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1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