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辣红薯果丹皮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9763.6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3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鸿旺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4 | 分类号: | A23L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246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辣 红薯 果丹皮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薯的深加工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麻辣红薯果丹皮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果丹皮酸甜可口,增进食欲,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美味食品。红薯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广泛,每年的产量巨大,如果将红薯制成果丹皮,即节约了果丹皮的制造成本,又给红薯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红薯果丹皮的生产方法,用红薯制作果丹皮,原料充足,方法简便,成本低,一般家庭都可以生产,利于推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辣红薯果丹皮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红薯用清水冲洗干净,去皮,去两端,削去疤痕、杂质,切块;
2)将切好的薯块放入高压锅蒸煮10-20min;
3)将软化后的薯块用打浆机制浆,然后过滤;
4)将过滤后的浆液倒入锅中熬煮,加入辣椒粉和花椒粉,煮制过程中不断搅拌,当煮至稠状时即可出锅;
5)将浓缩好的糊状物均匀摊在烘盘上,厚度为6-8mm;
6)将烘盘放入烘房,温度调至50—60℃,烘制时间15—20min;
7)将烘盘取出,趁热揭皮;
8)将皮状丹皮卷成小卷,再切成小段,用透明玻璃纸真空包装。
优选地,红薯果丹皮中各原料的质量比为:红薯80-90%、辣椒粉5-10%、花椒粉5-10%。
优选地,红薯果丹皮中各原料的质量比为:红薯85-90%、辣椒粉8-10%、花椒粉8-10%。
优选地,红薯果丹皮中各原料的质量比为:红薯88%、辣椒粉6%、花椒粉6%。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本法所制麻辣红薯果丹皮,吃起来麻辣可口,嚼劲十足,是一种非常好的休闲食品;2)红薯作为原材料,易于取得,且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家庭作坊型的生产者进行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麻辣红薯果丹皮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红薯用清水冲洗干净,去皮,去两端,削去疤痕、杂质,切块;
2)将切好的薯块放入高压锅蒸煮10-20min;
3)将软化后的薯块用打浆机制浆,然后过滤;
4)将过滤后的浆液倒入锅中熬煮,加入辣椒粉和花椒粉,煮制过程中不断搅拌,当煮至稠状时即可出锅;
5)将浓缩好的糊状物均匀摊在烘盘上,厚度为6-8mm;
6)将烘盘放入烘房,温度调至50—60℃,烘制时间15—20min;
7)将烘盘取出,趁热揭皮;
8)将皮状丹皮卷成小卷,再切成小段,用透明玻璃纸真空包装。
步骤2)中,将切好的薯块放入高压锅蒸煮10-20min,在高压锅的蒸煮下,薯块能够更快的煮烂,同时具有更好的口感。
本实施例中,现将制作100g的麻辣果丹皮,步骤4)中一种优选配方如下:
红薯88g,
辣椒粉6g,
花椒粉6g,
另一种优选配方如下:
红薯90g,
辣椒粉5g,
花椒粉5g,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麻辣果丹皮的食用效果非常好:在简单包装的条件下存放6个月,未见水解和粉碎的现象发生。充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麻辣红薯果丹皮的生产方法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保水性,并增强食品的稳定性和安全卫生。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鸿旺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市鸿旺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材热处理设备
- 下一篇: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工艺中冷却循环水快速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