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装配的防错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9669.0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9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三军;任晶;张震华;周锋;郭雅萍;杜勇;李楠楠;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海电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束装 错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装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线束装配的防错位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线束生产属于一个手工操作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操作的正确性完全由不可控因素(操作人员的熟练度和记忆)来保证,加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人员稳定性较低,导致加工过程中缺陷频繁发生,而端子插入护套孔位的缺陷(错位)排在了所有缺陷类的前列,占到所有缺陷的30%左右。
上述的缺陷导致的返工影响了流水线的效率,增加了线束制造成本,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频繁的返工会带来品质的降低,甚至降低了线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的错位问题给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装配的防错位方法,通过改进装配工艺,得到一种便于使用操作、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控制的工艺方法,使线束装配过程中错位缺陷数大幅降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线束成本;提高线束的性能,保证线束状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线束装配的防错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三种形状的护套的插线顺序进行规范,圆形护套顺时针插线,先内圈后外圈,多排孔方形护套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单排孔方形护套从左到右插线;
端子的插线图内增加了端子的插线基准,基准孔使用粗线条标识;
护套的操作顺序号在插线图中进行标识,并排布在护套的旁边;
导线和护套的定位,标识板中的定位标识的中心距离为75mm,定位标识长*宽为60*40mm,定位标识内的信息为四行:第一行为看板号,物料编号;第二行为线号,导线的编号;第三行为线色,导线颜色,导线颜色使用了英文大写字母和色标图示进行双项标识,第四行为地址,导线使用前存储的地址;
物料定位标识图的应用,对线桶上方进行了编号,每个线桶中的导线信息用三行信息体现,第一行信息为线号、第二行信息为线色,第三行信息为导线截面积。
所述的线束装配方错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三种不同截面护套的插线步骤:
a、圆形护套按照顺时针先内圈后外圈进行插线;
b、多排孔方形护套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插线;
c、单排孔方形护套按照从左到右进行插线;
2)、端子插线图基准设置:
端子插线图中使用加粗线条表示基准孔的边框线;
3)、护套的操作顺序号在插线图中进行标识,顺序号用圆环内输入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排布在护套的旁边;
4)、导线和护套的定位,根据导线和护套操作的优先顺序制作导线定位图对导线和护套在导线架上的放置进行定位;线架上的上线桶的排布与物料定位图线桶编号一致,线桶内放置的导线与导线定位标识板的规定一致,导线定位标识板与定位图线桶编号对应下的线桶图信息一致;
标识板中的定位标识的中心距离为75mm,定位标识长*宽为60*40mm,定位标识内的信息为四行:第一行为看板号,物料编号;第二行为线号,导线的编号;第三行为线色,导线颜色,导线颜色使用了英文大写字母和色标图示进行双项标识,第四行为地址,导线使用前存储的地址;
5)、物料定位标识图的应用,线桶上方进行了编号,每个线桶中的导线信息用三行信息体现,第一行信息为线号、第二行信息为线色,第三行信息为导线截面积;
6)、物料盒布置与物料定位标识图中的编号一致,物料盒内材料与物料定位标识图中的材料规定一致。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简化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脑力疲劳度。
2、本发明使操作人员和人员之间的操作一致性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3、本发明使错位的发生率大幅度的降低,减少了返工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4、本发明降低了返工对流水线的效率影响,使流水作业的效率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和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圆形护套插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排方形护套插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单排孔方形护套插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端子插线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线和护套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物料定位图。
图7为本发明的导线定位标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海电装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海电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相气力输送过程的固相流量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管路探测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