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累托石/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9460.4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4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毅;艾玉明;李晶;喻杏元;蒋钦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45 | 分类号: | B01J23/745;B01J20/16;C02F1/30;C02F1/72;C02F1/2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累托石 氧化亚铜 氧化 复合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累托石/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湖泊水库等缓流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藻类大量生长,影响饮用水水质,已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将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因此,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污染物的治理是近年来环境保护的趋势。
在所有淡水藻类中,毒性最强、污染范围最广的为蓝藻门,尤其其中的微囊藻属、鱼腥藻属、束丝藻属和颤藻属,是淡水中常见的有潜在危害性的藻类。在现有的除藻及降解藻毒素的技术中,光催化技术是唯一能利用自然光和水体中溶解氧的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光催化技术主要有Fenton体系和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赤铜矿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典型的典型的金属缺位的P型半导体光催化材料,能在可见光激发下将水体过饱和的溶解氧转化成为H2O2,为铁基天然矿物异相光-Fenton体系提供H2O2的来源,但Cu2O存在着电子-空穴易复合、易产生阴极腐蚀等问题,局限了Cu2O在实际中的应用。TiO2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禁带宽带3.2eV,自然界中有金红石型锐钛矿型和板钛矿型三种晶型结构。纳米TiO2粒子在紫外光照下产生电子-空穴对,空穴能分解周围的水产生活性羟基自由基(·OH),因而显示出极强的氧化能力,但TiO2只能被紫外光激发,应用到自然水体中需要外加光源,大大增加了能耗。因此进一步探索新型光催化剂对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累托石/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其制备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廉,拥有高效的杀藻效率并可吸附去除水华环境下的污染物,适合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累托石/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包括以下组分或含量:累托石、二氧化钛、硫酸铜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其中累托石的质量占累托石、二氧化钛与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铜总质量的20~40%;二氧化钛的质量占累托石、二氧化钛与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铜总质量的20~40%;抗坏血酸溶液中抗坏血酸的质量占累托石、二氧化钛与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铜总质量的20~50%;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占累托石、二氧化钛、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抗坏血酸溶液中的抗坏血酸总质量的30~80%。
按上述方案,所述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0.3~1.0mol/L;
按上述方案,所述抗坏血酸溶液的浓度为0.5~4.5mol/L。
按上述方案,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5~2.5mol/L。
上述一种累托石/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容器中加入累托石和硫酸铜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抗坏血酸溶液搅拌均匀,再加入二氧化钛进行搅拌,然后在超声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30~50℃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超声、离心、水洗、醇洗、烘干,所得产物经研磨,即得所述的累托石/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按上述方案,所述累托石和硫酸铜溶液的搅拌时间为20~40min,加入二氧化钛搅拌时间为20~40min。
按上述方案,超声条件下的搅拌温度为30~50℃,时间为20~40min。
按上述方案,所述烘干温度为40~60℃。
根据上述方案制得的累托石/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根据上述方案制得的累托石/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在水华处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