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主叫用户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9143.2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林;贺瑶;杨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57 | 分类号: | H04M1/57;H04M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主叫 用户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识别主叫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通话,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通常,用户的手机在接收到呼入请求时,会将呼入的电话号码与通讯录中所保存的电话号码进行匹配,当匹配到相同的号码时,将该号码对应的联系人名称显示在终端屏幕上,以使用户得知呼入的主叫用户的身份。若通讯录中没有保存该呼入电话号码,则无法获知主叫用户的身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识别主叫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识别主叫用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被叫端接收到主叫端的呼入请求时,根据所述呼入请求查询主叫端的主叫用户信息;
将所述主叫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叫端,以供所述被叫端在来电呼入界面显示与所述主叫用户信息相应的主叫用户标识。
可选的,所述当被叫端接收到主叫端的呼入请求时,根据所述呼入请求查询主叫端的主叫用户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被叫端在接收到所述呼入请求时上传的呼入电话号码;
在第一预设关系表中查询与所述呼入电话号码相应的主叫用户信息,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中记录有用户信息及电话号码的相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当被叫端接收到主叫端的呼入请求时,根据所述呼入请求查询主叫端的主叫用户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主叫端在向所述被叫端发起呼入请求时上传的主叫用户账号;
在第二预设关系表中查询与所述主叫用户账号相应的主叫用户信息,所述第二预设关系表中记录有用户信息及用户账号的相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主叫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叫端,包括:
获取所述主叫端在向被叫端发起呼入请求时上传的被叫电话号码;
在第三预设关系表中查询与所述被叫电话号码相应的被叫用户账号,所述第三预设关系表中记录有用户账号及电话号码的相应关系;
将所述主叫用户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叫用户账号绑定的被叫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识别主叫用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主叫端的呼入请求时,根据所述呼入请求获取服务端发送的所述主叫端的主叫用户信息;
查询是否记录有与所述主叫用户信息相应的主叫用户标识;
当查询到记录有所述主叫用户标识时,在来电呼入界面显示所述主叫用户标识。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呼入请求获取服务端发送的所述主叫端的主叫用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呼入请求获取呼入电话号码;
将所述呼入电话号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根据所述呼入电话号码查询到的主叫用户信息。
可选的,所述查询是否记录有与所述主叫用户信息相应的主叫用户标识,包括:
调用通讯录应用中的联系人记录查询是否记录有与所述主叫用户信息相应的主叫用户标识,所述联系人记录中记录有所述用户信息与用户标识的相应关系;或,
调用即时通讯应用中的好友记录查询是否记录有与所述主叫用户信息相应的所述主叫用户标识,所述好友记录中记录有所述主叫用户信息和所述主叫用户标识的相应关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识别主叫用户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查询模块,被配置为当被叫端接收到主叫端的呼入请求时,根据所述呼入请求查询主叫端的主叫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信息查询模块查询到的主叫用户信息发送给所述被叫端,以供所述被叫端在来电呼入界面显示与所述主叫用户信息相应的主叫用户标识。
可选的,所述信息查询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被叫端在接收到所述呼入请求时上传的呼入电话号码;
第一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关系表中查询与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获取到的呼入电话号码相应的主叫用户信息,所述第一预设关系表中记录有用户信息及电话号码的相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信息查询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呼入请求获取所述主叫端在向所述被叫端发起呼入请求时上传的主叫用户账号;
第二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关系表中查询与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获取到的主叫用户账号相应的主叫用户信息,所述第二预设关系表中记录有用户信息及用户账号的相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9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