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铁场景下的越区切换方法和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8589.3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8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源基站 覆盖区域 目的基站 越区切换 边界位置信息 高铁场景 行驶方向 行驶路径 基站 网络通信 相关参数 行驶信息 预设条件 主动监测 高铁 存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铁场景下的越区切换方法和基站。方法应用于源基站,源基站存储有相邻的目的基站的覆盖区域信息,包括:依据高铁的行驶信息,确定UE的行驶路径和行驶方向;依据UE的行驶路径和行驶方向,以及源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UE即将驶入的目的基站;依据源基站的覆盖区域信息,确定UE即将驶出源基站的覆盖区域的第一边界位置信息S1;依据目的基站的覆盖区域信息,确定UE即将驶入目的基站的覆盖区域的第二边界位置信息S2;获取UE当前的位置信息S0;判断S1、S2和S0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启动越区切换。本发明由源基站主动监测源基站、目的基站和UE的相关参数来启动越区切换,保证了UE的网络通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高铁场景下的越区切换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越区切换是指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的覆盖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区域。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越区切换保证了移动终端在移动状态下实现不间断通信。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会周期性测量相邻的多个基站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并当UE测量到某个相邻的目的基站的RSRP相对于UE当前所在的当前基站的RSRP高出预设值,且该相邻的目的基站的RSRP相对于UE当前所在的当前基站的RSRP高出预设值的状态维持一定的时间时,UE向当前所在的当前基站发送测量报告,以使得所述当前基站基于所述测量报告实现与目的基站的交互,完成UE的越区切换。显然在现有技术的上述越区切换过程中,基站是否启动越区切换是基于UE发送的测量报告被动实现的。
然而在高铁场景下,会有大量用户同时集中在同一个基站的覆盖区域内,那么在某个时刻,可能会有多个UE同时向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形成信令压力。而又由于受网络环境不稳定等影响,可能有些UE发送的测量报告无法发送到基站,从而导致该部分UE的越区切换失败,降低了该部分UE的网络通信质量。而有些UE即使成功将测量报告上报发送至基站,但由于该部分UE采用周期性触发或事件触发方式来上报测量报告,其也可能发生测量报告上报延迟情况,导致UE越区切换延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UE的网络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铁场景下的越区切换方法和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高铁场景下发生的UE越区切换失败、UE越区切换延迟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铁场景下的越区切换方法,应用于源基站,所述源基站存储有相邻的目的基站的覆盖区域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依据高铁的行驶信息,确定用户设备UE的行驶路径和行驶方向;
依据所述UE的行驶路径和行驶方向,以及所述源基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UE即将驶入的目的基站;
依据所述源基站的覆盖区域信息,确定所述UE即将驶出所述源基站的覆盖区域的第一边界位置信息S1;
依据所述目的基站的覆盖区域信息,确定所述UE即将驶入所述目的基站的覆盖区域的第二边界位置信息S2;
获取所述UE当前的位置信息S0;
判断所述第一边界位置信息S1、第二边界位置信息S2和所述UE当前的位置信息S0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如果满足,启动越区切换。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边界位置信息S1、第二边界位置信息S2和所述UE当前的位置信息S0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UE当前的位置信息S0与所述第二边界位置信息S2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边界位置信息S1与所述UE当前的位置信息S0的差值的绝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8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驱动梯度生成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油脂氧化稳定性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