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8506.0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0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赞;李安南;常浩;马为民;石岩;乐波;傅晓凌;梅念;陈东;王素芳;池甫曼;付颖;杜晓磊;杨媛;祝全乐;刘思源;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抗 器室下 送风 机械 通风 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建筑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换流站中大型设备散热用或者类似场合中的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以电压源换流器、自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的新型输电技术,该输电技术具有可向无源网络供电、不会出现换相失败、换流站间无需通信以及易于构成多端直流系统等优点。柔性直流换流站中所使用的桥臂电抗器发热量非常大,主要依靠墙面百叶窗自然进风、屋顶风机或者侧壁式风机强制机械排风,利用室内外温差形成的热压,由墙面百叶窗自然进风,室外的低温空气与桥臂电抗器进行热交换后再从上方或侧上方由通风机机械排风,排至室外。让外界空气与其散热进行热交换,带走热量,使桥臂电抗器室内维持不高于40℃的环境温度,气流组织在其中起到热交换媒介纽带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桥臂电抗器室内空间较大,能有效的与发热量最大的桥臂电抗器进行热交换的风量只占总通风量的小部分,大部分强制排风量消耗在了降低环境温度上,而不是直接去降低设备的温度,而且强制机械排风的通风机风压不足以克服流动阻力,导致自然进风量减少,实际通风值达不到设计要求,热空气囤积在气流死角无法顺利排出,导致桥臂电抗器室内环境温度高于设计温度,不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日常维护。另外,由墙面百叶窗自然进风为负压进风,容易将外界的尘埃带入室内,仅靠百叶窗后安装的5层过滤网,难以保证室内的环境清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该通风系统能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温度,散热效率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送风设备、地下送风通道和排风设备;所述送风设备设置在桥臂电抗器室的外部,所述送风设备的送风口经管道与所述地下送风通道入口端连通,所述地下送风通道位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的地下,且所述地下送风通道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每一所述出风口均设置在一桥臂电抗器正下方;位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的屋顶设置有若干所述排风设备,每一所述桥臂电抗器上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排风设备;所述地下送风通道出风口的数量、排风设备的数量均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内桥臂电抗器的数量一致。
每一所述排风设备均设置在每一所述桥臂电抗器的正上方轴线一侧。
所述送风设备采用离心风机或空气处理机组。
所述送风设备的送风口安装有过滤器。
所述地下送风通道的每一出风口都采用玻璃钢材质的栅格式结构。
一种基于上述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步骤如下:1)送风设备和排风设备的风量应附加管道和设备的漏风量,送风设备和排风设备附加5%~10%的漏风量;送风设备根据场地布置情况及对空气净化的要求选择加装过滤器的设备型号;排风设备根据桥臂电抗器室屋顶形状及其承载力情况选择设备形式及型号,同时为保证桥臂电抗器室内的微正压,送风设备的通风量应略大于排风设备的通风量;2)设置地下送风通道内的风速及其面积,若桥臂电抗器室的地面为砖及混凝土,则地下送风通道内的风速v应为4~12m/s;地下送风通道的面积S根据风速及总送风量L计算出:
S=L/(v×3600);
3)设置地下送风通道上每一出风口的出风量:当桥臂电抗器室内设置有n个桥臂电抗器时,则地下送风通道上相应设置有n个出风口,每一出风口的出风量为L/n;按出风口风速最大值v′取4m/s计算,每个出风口的有效面积为:
4)设置地下送风通道上每一出风口的栅格开孔率为每个出风口总面积的80%,则每个出风口的实际面积S′=s/80%。
所述步骤2)中,地下送风通道2内的风速为7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8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SV圆片级封装的三轴MEMS加速度计
- 下一篇:污水流速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