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限车辆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7763.2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7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坤;卢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限 车辆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限车辆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智能交通领域,用以在简化硬件复杂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超限车辆检测的准确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识别出当前视图中存在车辆车牌时,触发双目相机的两拍摄装置对同一待检测车辆进行同步拍摄,并获取同步拍摄得到的两图像帧;识别待检测车辆在两图像帧中的轮廓,根据识别出的轮廓以及双目相机的两拍摄装置之间的相对位姿,构建待检测车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三维轮廓模型;统计三维轮廓模型中的各像素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分布情况,根据统计出的分布情况,确定待检测车辆的大小;并在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该待检测车辆确定为超限车辆;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限车辆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超限车辆是指车货总重以及所载货物的长、宽、高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运输车辆(国家规定的限值可详见《超限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部2000年2号令)及相关规定)。在实际应用中,相比于超重问题,超长、超宽、超高问题容易被忽视,但后三种超限车辆在行驶时同样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带来极大的危险性,尤其会对公路上的桥梁、标志标牌和收费亭等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检测车辆长、宽、高的超限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超限检测装置通常采用激光测距的方式对超限车辆进行检测,该方法一般需要安装多组激光测距装置和雷达测距装置,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超限车辆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中至少包括龙门架1(龙门架1中包含有横梁4和竖梁5(一组))、龙门架2(一组)、以及若干个雷达测距探头3、前红外测长装置6、后红外测长装置7,其中,雷达测距探头3均匀分布在龙门架1的横梁4与竖梁5上,横梁上的雷达测距探头3探头方向朝下,竖梁上的雷达测距探头3探头方向朝向被检测车辆的侧面;前红外测长装置6包括至少两只红外发射管与相对应的至少两只红外接收管,前红外测长装置6的红外发射管安装在一龙门架2的横梁上,前红外测长装置6的红外接收管安装在另一龙门架2的横梁上;后红外测长装置7包括至少两只红外发射管与相对应的至少两只红外接收管,后红外测长装置7的红外发射管安装在龙门架1的一竖梁5上,后红外测长装置7的红外接收管安装在龙门架1的另一竖梁5上。上述第一龙门架1还包括有竖梁固定座8,竖梁固定座8分别设于第一龙门架1的两根竖梁5的正下方,两根竖梁5的下端分别插入到竖梁固定座8内,上述竖梁固定座8为固定于地面上的套筒,即两根竖梁5的下端插入到套筒内;在竖梁固定座8上由上到下设有一排通孔,固定销10插入到竖梁5与竖梁固定座8的通孔内将两者固定。当车辆9经过该车辆超限检测装置时,由雷达测距探头3、前红外测长装置6、后红外测长装置7分别对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进行检测,从而确定该车辆9是否为超限车辆。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激光束的测量点位较单一,一般需要在多个位置安装多组激光测距装置,才能完成车辆长宽高的测量;由于激光测距装置的安装点是固定的,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度,需要在横梁、竖梁和龙门架上的各个位置上安装更多的激光测距装置;可见,现有技术中采用激光测距的方式具有安装复杂度高、硬件成本高、测量精准度较低的缺陷,因此,很难应用到交通繁忙的公路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种超限车辆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在简化硬件复杂度的基础上,提高了超限车辆检测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限车辆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识别出当前视图中存在车辆车牌时,触发双目相机的两拍摄装置对同一待检测车辆进行同步拍摄,并获取同步拍摄得到的两图像帧;
识别所述待检测车辆在所述两图像帧中的轮廓,根据识别出的轮廓以及双目相机的两拍摄装置之间的相对位姿,构建所述待检测车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三维轮廓模型;
统计所述三维轮廓模型中的各像素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分布情况,根据统计出的分布情况,确定所述待检测车辆的大小;并在所述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该待检测车辆确定为超限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7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重心测定仪
- 下一篇:数字压力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