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基双相贮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6743.3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8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坪;蒋仁贵;卢东;钟兵;毛凤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刘文娟,柯海军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基双相贮氢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钪、铬改性两相共存的高可逆贮氢量、平台性能优异的钛基贮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贮氢合金领域。
背景技术
LaNi5及其改进的系列贮氢合金,尽管贮氢量只有1.4wt%,但由于良好活化和动力学性能,现已实现工业化,被广泛应用。但此贮氢量远低于美国能源部(DOE)规定的6.5wt%贮氢量的要求,为了达到DOE的标准,许多新型的贮氢材料也被开发出来,如AB2型Laves相合金、Mg基合金及钒基BCC合金,其贮氢量高于LaNi5合金,但由于或放氢条件苛刻,或活化困难等原因,限制了其实际中的应用。
贮氢合金中的BCC固溶体相合金的最大吸氢量可达3.8wt%,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贮氢合金。但该类BCC固溶体相吸氢后形成两种氢化物,其中一种氢化物(VH)相当稳定,在室温下不分解,因此该类合金在常温常压下只有不到一半的氢能释放出来,而且滞后现象比金属间化合物类合金严重,活化性能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在已开发的各种贮氢合金中,钛基和锆基AB2型Laves相合金作为第二代贮氢合金,以其贮氢量高、工作条件适宜、吸氢动力学性能好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由BCC固溶相与AB2型Laves相组成的新型多相贮氢合金得到长足发展。Cr、V元素是强BCC固溶相形成元素,在Ti基或Zr基Laves相合金中加入Cr、V元素可以使BCC固溶相和Laves相共存。在这种合金中,Ti和Zr等元素占据Laves相A侧位置,而Cr和V等具有多价电子的过渡金属占据B侧位置。共存的两相能提高合金的活化性能,在室温和常压下有比较好的吸氢和放氢动力学,而且吸氢量可达2wt%以上。另一方面,作为氢化物电极材料,两相合金中呈三维网状的Laves相分布在BCC固溶相中可成为电极的电解催化剂,提高BCC固溶相在碱性电解液中的吸氢量,此种合金的电化学吸氢量可超过2.2wt%,并且在电化学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吸氢动力学。
对于这类合金中Ti1-xZrx(Cr1-yMny)2体系的Ti1-xZrx(Cr0.5Mn0.5)2和Ti0.68Zr0.32(Cr1-yMny)2两种合金的结构与贮氢性能研究表明,合金为C14型Laves相结构,大部分合金表现出相当好的贮氢性能,其中,Ti0.68Zr0.32MnCr合金成份综合性能最好,然而此合金暴露在空气中时,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导致其活化困难,加之Zr金属较重,相对减少了合金的贮氢量。而经过Sc替代Zr后的Ti1-xScxMnCr系合金可逆贮氢量较Ti1-xZrxMnCr系合金大幅度提高,其中Ti0.78Sc0.22MnCr合金成份综合贮氢性能最好,但较之Ti0.68Zr0.32MnCr合金,由于Sc的添加量较多,增加了合金的成本,导致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没有得到明显改观,而且其平台性能变差,致使其不能应用在实际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钛基双相贮氢合金,所得贮氢合金贮氢量高,且适合作为大规模用氢条件下的氢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钛基贮氢合金,其通式为:Ti0.95Sc0.05(Mn0.8-xCrxV0.2)2,其中,0≤x≤0.8。
优选的,所述钛基贮氢合金中,x=0.1,0.2,0.3,0.4,0.5,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6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梭织机罩壳
- 下一篇:一种铜合金框架带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