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3408.8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6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艳;刘超;艾飞;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蒂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荷华皮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1/06;C09J11/04;C09K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金属 单组份 聚氨酯 密封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中添加粘接促进剂,且该粘接促进剂由异氰酸酯与带有活泼氢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反应制得,其中-NCO与-HX的摩尔比3:1~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促进剂为将NCO基团部分或者全部封闭,带有部分或者不带有NCO基团且含有一个以上硅氧烷基团的粘接促进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促进剂的具体合成方法如下:
首先,将异氰酸酯加热到50℃;
接着,缓慢滴加计算量的硅烷偶联剂,在60℃~70℃下反应1~5h,制得粘接促进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1,6-已二异氰酸酯(H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TDI三聚体、HDI三聚体、IPDI三聚体等;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包括苯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γ-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正丁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环己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的各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酸酯类,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等;脂肪族二酸酯类包括己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辛脂、癸二酸二乙酯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剂包括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原甲酸三乙酯、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包括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及叔胺类催化剂,其中有机锡类包括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双(乙酰丙酮基)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二醋酸二丁基锡,叔胺类包括三亚乙基二胺、环己基甲基叔胺、双吗啉基二乙基醚。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金属粘接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填料于120℃条件下干燥5~24h;
(2)将增塑剂5~40份,聚氨酯预聚体35~50份,吸水剂0.5~6份加入搅拌反应釜中,抽真空,搅拌脱泡0.5h;
(3)停止搅拌,加入干燥后的碳酸钙20~40份、炭黑2~10份、气相二氧化硅0.5~2份,搅拌抽真空1~2h;
(4)将步骤(3)得到的混料冲入氮气,加入粘接促进剂0.6~2份;
(5)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加入催化剂0.01~1份;
(6)抽真空,继续搅拌10~20min,混合均匀;
(7)充入氮气解除真空至常压,出料分装,即得改性聚氨酯密封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蒂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荷华皮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蒂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荷华皮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34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