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板和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2615.1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申光浩;申东允;郑妍周;郑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1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艳;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龙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包含 液晶显示器 | ||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案主张2014年8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案第10-2014-0114585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专利申请案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板和一种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有利地,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可以制造得比其它显示器薄并具有低功耗。因此,LCD应用于例如TV、监测器、电子钟以及移动电话等各种装置。
LCD通过调整液晶的取向来透射或反射光以显示图像。在此类LCD中,偏光板放在液晶面板的上侧或下侧上以更准确地调整穿过其的光。
一般来说,用于LCD的偏光板包含偏光器和保护膜。常规上,例如三乙酰纤维素(triacetylcellulose,TAC)膜等纤维素膜已经用作偏光板的保护膜。但是,纤维素膜展现不足的耐热性和防潮性。因此,当使用此类纤维素膜形成的偏光板在高温或高湿度氛围下长时间使用时,偏光板很可能遭遇例如偏光度降低、偏光器与保护膜分离以及光学特性降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专利公开案第2008-003541号(下文称作“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用于偏光板的聚酯保护膜,其具有700克/平方米.天或更低的水蒸汽渗透性和500纳米或更多的平面内延迟。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的偏光板具有例如出现颜色渐变(彩红斑)和低偏光度等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偏光板包含偏光器和形成于所述偏光器的上侧上的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膜具有1∶6到1∶30的MD伸长与TD伸长的比率,和在-7°到+7°范围内的偏光器的透射轴线与聚酯膜的TD之间的角度。
聚酯膜可以具有50%到100%的结晶度。
聚酯膜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可以具有5,000纳米到15,000纳米的平面内延迟(Re),如由等式1表示,且聚酯膜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可以具有6,000纳米到18,000纳米的平面外延迟(Rth),如由等式2表示:
<等式1>
Re=(nx-ny)×d----(1)
<等式2>
Rth=[{(nx+ny)/2}-nz]×d----(2)
其中nx、ny以及nz分别是聚酯膜在MD(x轴)、TD(y轴)以及厚度方向(z轴)上的折射率;x轴、y轴以及z轴彼此正交;并且d是膜的厚度(单位:纳米)。
聚酯膜在550纳米的波长处可以具有1.0至1.8的双轴性程度(NZ),如由等式3表示:
NZ=(nx-nz)/(nx-ny)----(3)
其中nx、ny以及nz分别是聚酯膜在MD(x轴)、TD(y轴)以及厚度方向(z轴)上的折射率;x轴、y轴以及z轴彼此正交。
聚酯膜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亚乙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亚丁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树脂、聚萘二甲酸亚乙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树脂以及聚萘二甲酸亚丁酯(polybutylenenaphthalate)树脂中的至少一者形成。
偏光板可以还包含由不含溶剂的粘着剂在偏光器与保护膜之间形成的粘着剂层。
不含溶剂的粘着剂可以包含90重量%到95重量%(甲基)丙烯酸类粘着树脂和5重量%到10重量%异氰酸酯固化剂。
偏光板可以还包含形成于偏光器的下侧上的光学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液晶显示器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偏光板。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板,尽管存在用于偏光板的聚酯保护膜,但其减少彩红斑的出现,具有高达99.99%或更多的偏光度,使光轴容易形成,并且因此显示优良可加工性和生产率并且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延迟和尺寸的变化低;一种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偏光板的截面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偏光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截面视图。
图4为用于测量MD伸长与TD伸长的比率的样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2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除甲苯气体的等离子冷触媒
- 下一篇:无憋防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