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枇杷叶中提取熊果酸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42518.2 | 申请日: | 2015-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谢冬养;钟德品;周晓青;陆美珍;应启实;赵明东;卢桦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汤凌志 |
| 地址: | 5466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枇杷叶 提取 果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的提取方法,具体说是一种从枇杷叶中提取熊果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叶,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的干燥叶,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应用广泛的一种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炎止咳、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等许多方面。目前,枇杷叶的主要用途为经水提法生产抗炎止咳药枇杷露和枇杷膏。枇杷叶的化学成分结构多样,主要有挥发油、三萜酸类、倍半萜类、黄酮类、多酚类以及糖甙类等化合物。三萜类中的熊果酸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277℃,不溶于水和石油醚,易溶于乙醇和甲醇,可溶于苯、氯仿。熊果酸是五环三萜化合物,它具有抗致癌、抗促癌、诱导F9畸胎瘤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它是抗癌方面极具潜力的候选新药,作为抗癌药物具有极大的市场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为两个同分异构体,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30H4803,性质极为相似,在植物中常常共存,给分离测定带来一定难度。红外光谱根据区域A(1355-1392cm-1)和区域B(1245-1330cm-1)的碳氢吸收来区别骨架类型,齐墩果酸在A区有两个峰,B区有三个峰,熊果酸在A区和B区各有三个峰,以此可区分两者。现代药学研究表明,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均具有消炎、增强免疫、抑制血小板凝集、降糖、抗癌等临床药理作用,是治疗急性黄胆型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理想药物,且毒性低副作用少。由于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结构复杂,人工合成困难,国内外均自中草药或植物中提取。
在熊果酸分离纯化技术中,多采用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以及超临界萃取工艺,在熊果酸的分离纯化方面,大多通过用石油醚结合活性炭脱色工艺,在经过重结晶能到熊果酸晶体,另外李丽等人通过碱性乙醇除杂、活性炭脱色以及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结合乙醇重结晶作用得到熊果酸晶体。相廷英等人则是通过用石油醚结合活性炭脱色工艺,在经过重结晶能到熊果酸晶体,另外李丽等人通过碱性乙醇除杂、活性炭脱色以及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结合乙醇重结晶作用得到熊果酸晶体。
在枇杷产区,枇杷叶、花、核这些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部分基本上被浪费掉,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通常在不影响枇杷果生产的前提下,全国可年采收枇杷叶干品5万吨。因此,对枇杷叶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枇杷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综合利用枇杷资源,提高枇杷的经济价值,开发新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枇杷叶中提取熊果酸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适合生产,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从枇杷叶中提取熊果酸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处理:将枇杷叶装入编织袋,扎好口,放在水池里,水池加满水,并在水池上面压上重物,浸泡;
2)原料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枇杷叶粉碎,加入相当于原料2-3倍重量的纯净水,加热至50-60℃维持5-10min,得到膏状浆液;
3)酶解:将步骤2)得到的膏状浆液,调pH为4-5,加入膏状浆液0.05-0.1%重量份的果胶-纤维素复合酶和0.001重量份的甘露醇进行酶解40-60min,得到酶解液;
4)去油:将步骤3)得到的酶解液,加入2-3倍重量的纯净水,加热至60-70℃浸提60-120min,得上层浮油液与下层液、渣混合物,分离;
5)醇提:向步骤4)得到的下层液、渣混合物加入70-80%(v/v)乙醇水溶液,进行提取;
6)柱层析:合并步骤5)得到提取液,离心,得上清液,浓缩,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用去离子水清洗树脂至流出液体为无色,再用浓度为75-80%(v/v)的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7)重结晶:将步骤6)得到的洗脱液浓缩得浸膏,用75%(v/v)乙醇水溶液溶解,浓缩回收乙醇,调pH至3-4,用乙醇结晶3-4次,得到高纯度的熊果酸。
本发明步骤1)所述的浸泡,时间优选15-24h。
步骤3)所述的果胶-纤维素复合酶,优选活性是1-3万活性单位/克的固态果胶-纤维复合酶。
步骤5)所述的醇提,优选加入量为步骤4)得到的下层液、渣混合物体积的3-5倍,加热提取2次,温度80-100℃,每次30-60min。
步骤6)所述的离心,优选转速为3500r/min,时间10min,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优选D101型、HPD100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2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