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新型氘代正电子显影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41908.8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4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邵黎明;徐志红;桂媛;李新良;朱健;张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精标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51/04 | 分类号: | A61K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新型 正电子 显影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正电子显影剂,属于医学成像领域。
背景技术
PET(正电子断层扫描)利用正电子发射体的核素标记如一些生理需要的化合物或代谢底物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受体的配体及水等,引入体内后,应用正电子扫描机而获得的体内化学影像。它以其能显示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活性及受体的功能与分布而受到临床广泛的重视,也称之为“活体生化显像”。可以说,PET的出现使得医学影像技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使无创伤性的、动态的、定量评价活体组织或器官在生理状态下及疾病过程中细胞代谢活动的生理、生化改变,获得分子水平的信息成为可能,这是目前其他任何方法所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发达国家,PET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这三大威胁人类生命疾病诊断的指导治疗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标记的FDG(18F-FDG氟化脱氧葡萄糖),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同时还有很多特异性显影剂,可诊断神经系统等特殊疾病。
不过在PET显影过程中,某些药物分子在体内代谢速度很快,放射性核素在代谢成小分子后,有可能会被排泄到其他部位,从而造成病灶地区图像不够清晰,只能通过加大给药量来实现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类新型的氘代正电子显影剂,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进一步的,式中R1,R2,R5,R6,R7,R8,R9,R10,R11可以是H或者D;
更进一步的,式中R3,R4可以是CH3,CD3,CH2D,CHD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以下反应式(1)作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合成
1)将物质A(28.3g,0.1mmol)溶于2mL乙腈中,通入K222/K18F共计2Ci,在回流状态下反应15min,停止反应,浓缩至0.5ml左右,利用制备HPLC进行分离(甲醇∶水=30∶70),得到1.1Ci物质B,产率55%。
1HNMR(300MHz,CDCl3)δ:8.63(s,1H),4.68(t,1H,J=6.2Hz),4.53(t,1H,J=6.2Hz),3.23(t,1H,J=6.2Hz),3.15(t,1H,J=6.2Hz),2.44(s,3H).MS(ESI):m/z146(M+1,100).
2)DMVBF制备
将2ml乙腈加入25mg氘取代的物质C中,加热溶解。另外,物质B用1ml乙腈溶解后加入上述物质C中,回流条件下反应20min,之后进制备色谱进行分离(甲醇∶水=30∶70),得到300mCi的产物DMVBF,产率27%。
2.成像
将该显影剂与完全不含氘的显影剂相比,在脑内代谢速度降低30%以上,相同的成像效果仅需要不含氘显影剂耗量的60%左右。减少了人或动物成像的摄取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氘元素取代分子中的氕元素,从而增加分子键能,有效的降低了药物分解速度,减少给药剂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精标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精标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1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挥发装置
- 下一篇:一种Fe3O4@ZnO核壳纳米球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