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计算机的高精度伺服压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0591.6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9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廖妍;白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30B15/26 | 分类号: | B30B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机 高精度 伺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的高精度伺服压装方法。
背景技术
伺服压力机为采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控制的压力机,伺服电机对压力机下压过程可以起到控制快捷和灵活的特点。压力机下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参数是压力以及下压量或压头位移,但是,现有的伺服压力机根据采集到的压力数据进行压制控制,而基本上并未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也缺乏对整个下压过程中的压力和位移关系进行监测的装置或手段,导致工件的压控存在延迟高、响应慢、压力采集不准确、适应能力差和稳定性不高的缺点,即缺乏对整体下压过程的量化监控,这样没法判断加工过程中的压力量是否正常,整个加工过程是否正常,削弱了伺服压力机对加工精度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对于有弹性能够变形的工件,对其进行规范的压制难度非常大,因为工件本身带有弹性,因此十分容易出现压制不到位等情况,影响到弹性变形工件的加工精确度。近年来,虽然在理论上压力检测不断成熟,但在实际的测量和控制中,如何保证快速实时的压力采样、如何保证弹性工件根据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智能控制以得到理想制品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采集到的压力进行精确控制且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工件高精度伺服压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高精度伺服压装方法,在数控压力机的压杆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与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双向连接第一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第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双向连接计算机;所述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还与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
基于计算机的高精度伺服压装方法按以下步骤执行:
步骤一、进行参数设置;该参数包括压制压力标准值、第一压力设定值、第二压力设定值、第一设定位移值、第二设定位移值、第三设定位移值、压制位移标准值、工进压力报警值、压头后退设定值、压头前进设定值、压制保压时间报警值、保压压力上限值和保压压力下限值;
步骤二、处理器接收到计算机发送的信号后,控制伺服电机带动压杆运动,压杆通过压力传感器带动数控压力机的压头向下工进;
所述压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压力值通过处理器发送到计算机;所述位移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压头的位移值通过处理器发送到计算机;
步骤三、所述计算机对采集到的压制压力值进行补偿,并且所述计算机根据补偿后压制压力值的不同,发送信号给所述处理器,使得所述处理器控制压头压制不同距离的位移值:
当补偿后的压制压力值小于等于第一压力设定值时,压头压制距离为第一设定位移值;当补偿后的压制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设定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压力设定值时,压头压制距离为第二设定位移值;当补偿后的压制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设定值时,压头压制距离为第三设定位移值;
步骤四、判断压头的位移值是否到达压制位移标准值;当压头的位移值到达压制位移标准值时,执行步骤五;当压头的位移值未到达压制位移标准值时,返回执行步骤三;
步骤五、压杆通过压力传感器带动数控压力机的压头进行保压;
当在保压阶段,压头的压制压力大于保压压力上限值时,压头后退,压头后退的距离为压头后退设定值,然后执行步骤六;当在保压阶段,压头的压制压力小于保压压力下限值时,压头下压,压头下压的距离为压头前进设定值,然后执行步骤六;否则继续执行步骤五;
步骤六、判断压头保压时间是否超过压制保压时间报警值;
当压头保压时间超过压制保压时间报警值时,压头后退以停止对工件的压制,同时计算机发送信号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压头保压时间未超过压制保压时间报警值时,返回执行步骤五;
步骤三中所述计算机对采集到的压制压力值进行补偿按以下步骤执行:
S1、设定采集到的压制压力值为Qt,所述t为正整数;
S2、获取有效压力数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0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成线上的移动极板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舷外机手抬搬运的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