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互感器误差水平动态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0129.6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4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江晓蓉;王健;王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拉姆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互感器 误差 水平 动态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互感器误差估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误差水平动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误差水平直接影响到关口电能计量和电网运行状态监测的准确性,所以对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水平进行估计显得非常重要。现行的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规定I类、II类和III类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周期分别为至少3个月、6个月和1年。而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人工检验效率低下,这种检验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电网的快速发展。
因此需要一种可实时估计出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水平并为检修人员提供参考建议的电流互感器误差水平动态估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及一种电流互感器误差水平动态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电流互感器误差水平动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不同二次负荷下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
S2:获取由于环境温湿度引起的电流互感器的变差;
S3:获取由于剩磁引起的电流互感器的变差;
S4:获取由于导体磁场引起的电流互感器的变差;
S5:利用不同二次负荷下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以及由于环境温湿度、剩磁和导体磁场引起的电流互感器变差来计算得到电流互感器误差水平的实时估计值;
S6:判断实时估计值是否大于检修阈值,如果是,则发出检修信号;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1循环重复进行。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不同二次负荷下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的计算包括如下步骤:
S11:计算电流互感器额定时二次负荷,不同额定电流百分值下的比值差和相位差;
S12:计算电流互感器空载时二次负荷,空载下不同额定电流百分值下的比值差和相位差;
S13:按以下公式计算电流互感器在不同额定电流百分值的基本误差估计系数;
其中,fIn为额定二次负荷下的基本比值差,fI0为空载下的基本比值差,δIn为额定二次负荷下的基本相位差,δI0为空载下的基本相位差,ZIn为电流互感器额定负载,Z2为二次侧绕组内阻抗,ψ为激磁角;Δf1表示二次负荷下比值差的变差;Δδ1表示二次负荷下相位差的变差;A为基本比值差的基本误差估计系数;B为基本相位差的基本误差估计系数;
S14:运用插值法得到实时二次负荷下的基本误差系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不同二次负荷下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
其中,表示不同二次负荷下的比值差;表示不同二次负荷下的相位差;ηI为实时电流百分数;ZI为二次负载阻抗,为功率因数角。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由于环境温湿度引起的电流互感器的变差,在满足检定标准前提下,运用神经元激励函数方法模拟出环境温湿度单独作用时引起的电流互感器的变差;具体步骤如下:
S21:根据检定标准,调节环境温度单独作用引起的误差变化不超过基本误差限值的1/4,检定条件温度范围为-25~55℃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由于该环境温度引起的电流互感器比值差和相位差:
其中,fI(TI)表示环境温度引起的比值差;δI(TI)表示环境温度引起的相位差;fIlim(ηI)为不同负载电流百分数下ηI的基本比值差的限值,δIlim(ηI)为不同负载电流百分数ηI下的基本相位差的限值,TI为环境温度,TIn为额定环境温度,CT1为温度引起相比值变差的变化率系数,CT2为温度引起相位变差的变化率系数,K11表示环境温度引起的误差系数,取值范围0.2-0.3。
S22:根据检定标准,调节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5%,环境相对湿度变化范围为0~100%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由于该环境湿度引起的电流互感器比值差和相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拉姆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拉姆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0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