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机叶轮地面拼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9886.1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4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杨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发电机 叶轮 地面 拼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叶轮地面拼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建设风电场,风机常建设在海堤、鱼塘边,风机安装前,风机轮毂和三根叶片先在地面组对后再整体吊装,叶片长度十余米,当一根叶片与轮毂组对后,为防止叶片拖地造成叶片变形,需用一台汽车吊将叶片提着,再用另一台汽车吊进行第二根叶片的组对,三根叶片组对完成后还需进行叶片变桨作业,汽车吊作业时需一定的占位面积,同时吊臂也需要一定的回转半径,但在鱼塘、海堤等地区,施工场地狭小,无法满足施工需要,不得已只能填塘增大作业面积。其次,这些地区地基较软,叶轮组对作业时易发生失衡,造成设备倾覆、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叶轮地面拼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轮地面拼装装置,包括轮毂顶升台、平衡支腿、叶片托举架和配重板;
轮毂顶升台包括顶升盘、上支盘、中支盘和下支盘,顶升盘为圆形钢盘,上支盘、中支盘和下支盘均为圆环形钢盘结构,且顶升盘的直径不大于上支盘内圆的直径,上支盘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开设用以与待提升轮毂的法兰盘连接孔相对应的螺栓孔,上支盘与中支盘通过若干立柱相连,中支盘与下支盘通过若干斜支腿相连,下支盘的端面上均匀开设螺孔,下支盘通过紧固螺栓和螺孔安装在配重板上,顶升盘下方设有活塞杆、顶升液压油缸和油缸套管,活塞杆与顶升液压油缸驱动连接,且活塞杆顶端与顶升盘底面垂直固定连接,油缸套管套设在顶升液压油缸外周,油缸套管的中部通过上部斜撑与立柱固定相连,油缸套管的底部通过下部斜撑与斜支腿固定相连,顶升液压油缸的进出油管接头伸出油缸套管并通过液压油管与地面上的液压阀连接;
平衡支腿包括主支腿、副支腿、套管和电动推杆器,主支腿为中空长钢管结构,主支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套管滑动套设在主支腿上靠近第一端一侧,套管上远离主支腿第二端的端部通过焊接与副支腿一端固定相连,电动推杆器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主支腿固定连接;
叶片托举架包括托举盘、防护垫和支撑系统,托举盘截面呈U型,且其上表面安装防护垫,托举盘下方设有与其下表面相连的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第一主支撑、第二主支撑、支腿盘、支腿、支腿撑和支腿固定板,第一主支撑和第二主支撑为圆钢管,第二主支撑套设在第一主支撑外周,第二主支撑与矩形支腿盘固定相连,且第二主支撑端部贯穿支腿盘,支腿盘底面固定若干根与第二主支撑倾斜设置的支腿,支腿上靠近下侧设有若干根与第二主支撑相连的支腿撑;
配重板包括一块第一配重板和两块第二配重板,第一配重板截面呈圆形,其直径为轮毂顶升台下支盘直径的两倍,且轮毂顶升台安装在第一配重板中心,第二配重板通过螺栓和螺栓孔与叶片托举架的支腿底端相连,第二配重板与主支腿端部相连,副支腿端部与下支盘相连。
优选的,中支盘的厚度是上支盘厚度的两倍,下支盘厚度是中支盘厚度的两倍。
优选的,上支盘和中支盘的内外直径大小相等,且均小于下支盘的内外径。
优选的,斜支腿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吊耳。
优选的,顶升盘底面中部通过焊接固定设有一限位环,限位环上开设若干径向螺孔,螺孔内设有顶丝,限位环通过螺孔和顶丝与活塞杆顶端相连。
优选的,套管两端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对应开设供主支腿和副支腿穿过的矩形中心孔,第一连接板的面积大于第二连接板的面积,第一连接板一侧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一耳板,第一耳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耳板通过安装孔和销轴与电动推杆器一端相连,主支腿上固定设有第二耳板,第二耳板上设有安装孔,第二耳板通过安装孔和销轴与电动推杆器另一端相连。
优选的,主支腿上远离第一耳板一侧设有第二吊耳,第二吊耳上设有卸扣。
优选的,副支腿远离套管一侧的端部设有第一螺栓头,主支腿远离套管一侧的端部设有第二螺栓头,下支盘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栓孔,第二配重板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部开设通孔,平衡支腿通过第一螺栓头和下支盘上的螺栓孔与轮毂顶升台相连,平衡支腿通过第二螺栓头和固定板上通孔与第二配重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9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