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弃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8651.0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8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 ***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雨水弃流装置,涉及雨水收集和利用领域。
技术背景
全球淡水日益缺乏,水资源利用程度需要不断提高,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变得非常必要。但降雨过程中受大气、建筑物表面、室外道路等因素影响,不同历时的降雨水质差别较大。初期降雨中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远高于中后期雨水,以至初期雨水不适于利用,无收集的必要。一般初期杂质较多的雨水可以直接排除,只对随后干净的雨水进行收集,保证所收集的雨水污染物较少,提升雨水利用价值,降低处理难度和成本。因此在雨水收集利用过程中,对初期雨水的弃流显得非常有必要。
目前,一类雨水弃流装置可通过流量计、电动阀门、浮球等构件来实现初期雨水弃流,但需要外接电源和附属装置,使得投资、管理和运行维护的成本增加;另一类雨水弃流装置是通过设置不同腔室,依靠雨水冲击力关闭弃流口的同时开启储水管,实现初期雨水弃流。这类雨水弃流装置需要雨水流量足够大才能会产生关闭弃流管、开启储水管阀门的动力,对雨势的依耐性较大,如遇长时间的小雨,就可能发挥不了储水作用;另外,设置不同腔室,会使弃流器的生产变得复杂,也不利于维护和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提供一种雨水弃流装置,舍弃初期雨水,改善所收集雨水的水质,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和堵塞、易于维护和检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弃流管、出水管和转动件,所述的壳体呈U型空心体,壳体顶部密封且顶部一侧设置进水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壳体底面中心设置弃流口,弃流口连接弃流管,壳体底面相对进水口的异边设置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壳体的U型下部半圆轴心处设置转轴,转轴套接绕转轴旋转的转动件,转动件的下端与壳体底部内壁接触并密封不透水,转动件的下端尺寸大于弃流管和出水管直径尺寸,转动件将壳体下部空间分隔成弃流区和出水区,所述的出水口上端设置阻止转动件越过出水口的限位件,所述的弃流管的管口位于转动件摆动弧线的最低处,即壳体内没有液体时,转动件处于静止,由于重力作用,转动件垂直而立,下端堵住弃流管的管口。
优选的,所述的出水管的管口设置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装置为扇形,壳体底部为与扇形契合的弧形;
所述的出水口直径不小于弃流口直径。
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检查井盖。
所述的转动装置自身为导流装置,转动件竖向中心线与壳体底部竖向中心线重合,弃流口位于壳体底部中心,无水状态下,转动件静止且堵住弃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雨水收集系统初期弃流装置具有无功耗、不用电、无动力、维修成本低、弃流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进水管;3:弃水管;4:出水管;5:转动件;6:限位件;7:过滤网;8:落水口;9:检查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且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初期弃流装置,用于收集楼顶或路面的雨水,它包括壳体1,进水管2,弃水管3,出水管4,旋转件5,限位件6,过滤网7和落水口8。所述的壳体1呈U型空心体,壳体1顶部密封且顶部一侧设置进水口,壳体1的上部间隔设有检查井盖,进水口连接进水管2,壳体1底面中心设置弃流口,弃流口连接弃流管3,壳体1底面相对进水口的异边设置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出水管4,出水管4的管口设置过滤网7,壳体1的U型下部半圆轴心处设置转轴,转轴上套接绕转轴旋转的扇形转动件5,壳体1底部为与扇形契合的弧形,转动件5的上端与转轴连接,转动件5的下端与壳体1底部内壁接触并密封不透水,转动件5的下端尺寸大于弃流管3和出水管4尺寸,转动件5将壳体1下部空间分隔成弃流区和出水区,出水口直径不小于弃流口直径,所述的弃流管3位于壳体底部,弃流管3的管口位于转动件5摆动弧线的最底部,即壳体1内没有液体时,转动件5处于静止状态,并封堵弃流管3的管口,所述的出水管4设置于相对于壳体进水口的异边,所述的出水口上设置阻止转动件5越过出水管口4的限位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8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检测工频T字头的工频耐压检测装置
- 下一篇:彩涂板擦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