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C滤波系统、LC滤波电路、电子电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38474.6 | 申请日: | 2015-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力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H11/00 | 分类号: | H03H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c 滤波 系统 电路 电子电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学领域,尤其涉及LC滤波系统、LC滤波电路、电子电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具有实时可调性的可程控的滤波器都只能用于信号滤波无法用于大功率的电路的滤波、无法用于高压电路的滤波,值得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技术背景中叙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LC滤波系统、LC滤波电路、电子电路、设备。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内容。
1、LC滤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节点(INT+)、第二输入节点(INT-)、第一输出节点(OUT+)、第二输出节点(OUT-)、电容驱动模块、可控电容、电感驱动模块、可控电感、控制模块、传感模块、采样点(P)、电源模块;
可控电感的一个功能端与第一输入节点(INT+)相连,可控电感的另一个功能端与第一输出节点(OUT+)之间具有电学连接;
可控电容的一个功能端与第一输出端(OUT+)之间具有电学连接,可控电容的另一个功能端与第二输出端(OUT-)之间具有电学连接;
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具有用于传输电能的电学连接,电源模块能够向控制模块提供电能;
采样点(P)位于可控电容与第一输出节点(OUT+)之间的电学连接的电学路径上;
传感器能够采集采样点(P)上电学的信息比如电流大小电压大小,传感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具有用于传输信号的电学连接,控制模块能够从传感模块获取传感模块采集到的电学信息;
控制模块与电容驱动模块之间具有电学连接,电容驱动模块与可控电容之间具有用于控制可控电容属性值的电学连接,控制模块能够通过控制电容驱动模块进而控制可控电容;
控制模块与电感驱动模块之间具有电学连接,电感驱动模块与可控电感之间具有用于控制可控电感属性值的电学连接,控制模块能够通过控制电感驱动模块进而控制可控电感。
2、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LC滤波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的一个输入端与第一输出节点(OUT+)相连且连接点位于采样点(P)与第一输出节点(OUT+)之间的电学路径上,电源模块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二输出节点(OUT-)相连。
3、一种LC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节点(INT+)、第二输入节点(INT-)、第一输出节点(OUT+)、第二输出节点(OUT-)、电容驱动模块、可控电容、电感驱动模块、可控电感、控制模块、传感模块、采样点(P)、电源模块;
可控电容特征如下:包括绝缘容器(G11)、导电液体(G31)、浮体(G21)、底部电极、容极棒(G50)、绝缘层(G51)、电磁线圈(G41),
绝缘容器(G11)具有稳定的形状,绝缘容器(G11)的外形为圆柱状,绝缘容器(G11)的容腔为圆柱状,绝缘容器(G11)的容腔不容易发生形状变化,绝缘容器(G11)为密封容器,
导电液体(G31)承装在绝缘容器(G11)的容腔内,导电液体(G31)的体积小于绝缘容器(G11)的容积,导电液体(G31)的体积大于绝缘容器(G11)的容积的一半,
电磁线圈(G41)固定缠绕在绝缘容器(G11)的外部,电磁线圈(G41)位于绝缘容器(G11)的等腰线以下,电磁线圈(G41)的轴线与绝缘容器(G11)的轴线相重合,
容极棒(G50)为圆柱状导电体,容极棒(G50)的轴线与绝缘容器(G11)的轴线重合,绝缘层(G51)覆盖在容极棒(G50)上构成电容电极,
浮体(G21)的平均密度小于导电液体(G31)的密度,浮体(G21)具有磁性或顺磁性,浮体(G21)装置在绝缘容器内,浮体(G21)外表面是绝缘的,浮体(G21)的外部体积小于绝缘容器(G11)的容积减去导电液体(G31)的体积,浮体(G21)的中央具有通孔(G22),浮体(G21)的中央的通孔(G22)的直径大于电容电极的直径,浮体(G21)通过其通孔(G22)串在电容电极上漂浮于导电液体(G31)并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自由浮动,
底部电极位于绝缘容器(G11)的容腔内表面底部,底部电极与导电液体(G31)总是保持接触,
给电磁线圈(G41)通电,电磁线圈(G41)产生磁场(G42),电磁线圈(G41)会吸引浮体(G21)使浮体(G21)下沉,并导致浮体(G21)排开导电液体(G31)的排开体积增大,进而使导电液体(G31)的液平面上升并能够增加电容电极与导电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本个以分号作为结尾的分句中以上所述的各个部件均只属于可控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力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力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8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