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8352.7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晖;易觉;詹国良;沈云泽;赖伟文;林东;刘冠升;陈泽灵;文梓芸;陈杰;王辉;吴海升;陶仁成;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隧威预制件有限公司;广东华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3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强度 活性 粉末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是工程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但其存在固有缺陷,尤其是在沿海及严寒霜冻地区,在撒盐除冰后钢筋容易受到氯化腐蚀,还会造成结构中钢筋的锈蚀,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而且,普通钢筋混凝土无法用作防静电、防化学腐蚀结构。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材料来代替普通钢筋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PowderConcrete,RPC)是由世界最大的营造公司之一法国布伊格(Bouygues)公司以PierreRichard为首的研究小组在1993年率先研发成功的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良好、使用寿命长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钢筋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最接近大规模应用的高技术混凝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水泥:55~65份;
硅灰:25~35份;
石英砂:130~150份;
增强材料:10~25份;
减水剂:0.4~0.8份;
硅灰分散剂:0.1~0.2份;
水:8~20份。
所述增强材料为钢纤维。
所述硅灰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聚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对应上述配方的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灰、硅灰分散剂和水混合,搅拌均匀,配成硅灰料浆;
2)将水泥、石英砂与增强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减水剂和硅灰料浆,搅拌均匀,得到活性粉末混凝土浆料;
3)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浆料注入模具,在室温下静置5~7h,再放入养护室,通入蒸汽,以12℃/h的速度升温,直至温度达到35~45℃,养护20~30h后,取出,于室温下冷却;
4)脱除模具,放入养护室,通入蒸汽,以12℃/h的速度升温,直至温度达到75~85℃,养护40~50h后,取出,于室温下冷却,得到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为普通钢筋的15~20倍,耐疲劳、耐腐蚀、电磁绝缘、热传导系数低、使用寿命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代替铸铁制备市政雨水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水泥:55~65份;
硅灰:25~35份;
石英砂:130~150份;
增强材料:10~25份;
减水剂:0.4~0.8份;
硅灰分散剂:0.1~0.2份;
水:8~20份。
优选的,所述增强材料为钢纤维。
优选的,所述硅灰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聚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硅灰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
对应上述配方的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灰、硅灰分散剂和水混合,搅拌均匀,配成硅灰料浆;
2)将水泥、石英砂与增强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减水剂和硅灰料浆,搅拌均匀,得到活性粉末混凝土浆料;
3)将活性粉末混凝土浆料注入模具,在室温下静置5~7h,再放入养护室,通入蒸汽,以12℃/h的速度升温,直至温度达到35~45℃,养护20~30h后,取出,于室温下冷却;
4)脱除模具,放入养护室,通入蒸汽,以12℃/h的速度升温,直至温度达到75~85℃,养护40~50h后,取出,于室温下冷却,得到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隧威预制件有限公司;广东华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隧威预制件有限公司;广东华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8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