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7828.5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冯胜军;张红;何华;张美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君临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10;A61P9/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4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其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按中药制备方法制成的中药制剂:姜黄20~30份,墨旱莲15~25份,女贞子15~25份,枸杞子3~15份,丹参10~20份,黄芪20~40份,葛根10~25份。本发明中药取至纯天然中药制备而成,安全,可靠,有效,无毒副作用,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具有广阔的社会、经济、医疗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常见的严重影响视力且治疗最为棘手的眼部并发症,易导致双眼不可逆性致盲,已成为当前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也日趋增多,其双目致盲率已达眼病之首,给个人和家庭以致社会造成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现代医学主要通过给病人服用降糖、降脂、降压等药物或者采用激光手术来缓解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经临床试验证实,严格的血糖控制能减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危险和进展,减少广泛视网膜光凝与局部光凝的需要。一般出现临床意义黄斑水肿时要进行激光治疗,目前,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其有效率为70.0%。主要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降脂药物有贝特类、他汀类,降压药物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CEI、ARB)。但当今为止尚缺少有效药物或治疗方法能完全预防或控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疗效显著以及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其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按中药制备方法制成的中药制剂:姜黄20~30份,墨旱莲15~25份,女贞子15~25份,枸杞子3~15份,丹参10~20份,黄芪20~40份,葛根10~25份。
优选的,重量配比为:姜黄23~27份,墨旱莲18~22份,女贞子18~22份,枸杞子3~8份,丹参13~17份,黄芪27~33份,葛根13~17份。
进一步优选的,重量配比为:姜黄25份,墨旱莲20份,女贞子20份,枸杞子5份,丹参15份,黄芪30份,葛根15份。
优选的,中药制剂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浓缩丸或混悬剂。
进一步优选的,中药制剂为颗粒剂或片剂。
以及,一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向姜黄、丹参、葛根、墨旱莲和女贞子中加入体积分数65%~75%乙醇,浸泡,回流提取1~3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并浓缩药液至相对密度在45~50℃时为1.10~1.25的清膏,真空干燥;粉碎,得醇提浸膏粉;每次加入体积分数65%~75%乙醇的重量是姜黄、丹参、葛根、墨旱莲和女贞子总重量的8~10倍;
向黄芪与枸杞子中加水,浸泡,回流提取1~4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成相对密度在50~60℃时为1.20~1.30的清膏,真空干燥;粉碎,得水提浸膏粉;每次加入水的重量是黄芪和枸杞子总重量的6~10倍;
将醇提浸膏和水提浸膏粉,添加适宜的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中药制剂。
优选的,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君临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君临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7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