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7145.X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勇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18;H01H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9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开关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关于如何更好控制电器的通断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在汽车行业的电动汽车的应用方面,要用到直流电按制大电流时,内部产生电弧现象,严重缩短普通直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在使用直流继电器中减少电弧的影响,延长直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已成为业内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结构: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的下壳体、上壳体和接触桥保持架采用塑料原料一次性注塑成型;其特点: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主要包括下壳体、上壳体、电磁驱动线圈、接触桥保持架、U形磁体和大触头为主等部件组成;磁力铁芯与接触桥保持架在注塑加工时作为镶件加工成一体;磁力线圈得到工作电流后产生磁场,磁力铁芯在该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向大触头方向运动的动作;接触桥保持架在磁力铁芯的作用下,带动接触桥与大触头相接触,从而实现电路连通;当磁力线圈失去工作电流后磁场消失,接触桥保持架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强制带动接触桥与大触头脱离,从而实现电路断开;在大触头的一侧安装U形磁体,使它在接触桥与大触头的工作区域形成包围式的灭弧磁场,使工作时产生的电弧得到快速吹灭同时也通过U形磁体散热;下壳体与上壳体的密封处理,是通过上壳体有四处的安装孔安装螺丝钉使下壳体与上壳体连接,并通过挤压密封橡胶圈达到密封效果,或再用超声波焊接机焊接加固;在下壳体处设有抽直空杆抽直空后,填充保护气体,增加电弧吹灭效果,为美观效果可加盖。
本发明相比现有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磁体吹灭电弧性能明显提高,磁体大对灭弧区域温度有显著散热效果,使电弧对触点的破坏得控制,使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的寿命提高二十倍以上。产品自然美观,简洁大方,安全可靠与规范,安装方便,可进一步在电动汽车工程电力系统中得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在工作状态下工作原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内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U形磁体与大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下壳体侧的外观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下壳体侧有抽直空杆的外观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下壳体工作电源侧的外观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上壳体侧的外观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主要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电磁驱动线圈(3)、接触桥保持架(11)、U形磁体(12)和大触头(10)为主等部件组成。其特点: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在电磁驱动线柱(14)接入工作电流后,磁力线圈(3)产生磁场,磁力铁芯(5)在该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向大触头(10)方向运动的动作;磁力铁芯(5)通过在接触桥保持架(11)在注塑加工时安装成一体,接触桥保持架(11)在磁力铁芯(5)的作用下,带动接触桥(8)与大触头(10)相接触,从而实现电路连通;弹簧(6)保证接触桥(8)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很好得与大触头(10)接触;当切断工作电流后,磁力线圈(3)的磁场消失,接触桥保持架(11)在弹簧(9)的反弹力作用下,强制带动接触桥(8)与大触头(10)脱离,从而实现电路断开。在大触头(10)的一侧安装U形磁体(12),使它在接触桥(8)与大触头(10)的工作区域形成包围式的灭弧磁场,使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工作时产生的电弧得到快速吹灭;下壳体(1)与上壳体(2)的密封处理,是通过上壳体(2)有四处的安装孔(2-2)安装螺丝钉使下壳体(1)与上壳体(2)连接,并通过挤压密封橡胶圈(7)达到密封效果,并在接触的间隙区域涂抹密封胶或再用超声波焊接机焊接加固;下壳体(1)与上壳体(2)组装后,在下壳体(1)处将涂有密封胶的抽直空杆(13)压入,待固化后将直流灭弧开关继电器内部抽直空后,填充保护气体,增加电弧吹灭效果,抽直空或填充气体后将抽直空杆(13)密封,为美观效果可加盖(15);在下壳体(1)的接线区域设置隔离带(1-2),使工作电源和受控电力得到隔离,避免拉弧现象;在上壳体(2)的二侧设置安装座(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勇,未经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7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仪器车
- 下一篇:一种温控器底座及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