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6359.5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富贵;邢俊峰;刘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F16J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何悦,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把手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门把手,具体为一种车门外把手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车门外把手是实现车门开启和关闭的构件,目前通常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支架5、密封垫7、外开把手6和手柄盖3组成。密封垫起到密封和缓冲的作用,现有的密封垫7的结构为一整体平面结构,其与外开把手6的接触面积较大,车门外开把手开启过程中,在外开把手与密封垫脱离瞬间,容易产生粘连异响,并且外开把手回位时撞击密封垫的声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既保证密封缓冲作用,又能避免异响。
本发明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包括把手和设在车门外板过孔上的环形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正面具有与所述把手的挂钩端内侧面配合的类C型的把手作用区域,所述把手作用区域上设有凸起部,且该区域的外边缘具有凸起的唇边,在所述把手挂钩端内侧面的边缘设有与所述密封垫唇边正对的类C型的凸缘,当所述把手回位时,该把手上的凸缘与密封垫上的唇边接触配合,挂钩端内侧面与密封垫的凸起部接触配合。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为正面带凸筋的凸台。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背面具有卡脚,密封垫通过所述卡脚卡接在车门外板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正面的把手作用区域的高度低于密封垫正面剩余区域部分。
本发明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采用了局部接触配合的方式,不但避免了现有把手挂钩端内侧面与密封垫之间接触配合面积过大所带来的异响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密封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车门外把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正面视角);
图4是所述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背面视角);
图5是所述密封垫在车门外板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正面视角);
图6是所述密封垫在车门外板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背面视角);
图7是所述车门外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包括把手2和设在车门外板4过孔上的环形的密封垫1。
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垫1的正面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靠把手挂钩一侧的与所述把手的挂钩端内侧面配合的类C型的把手作用区域11,以及另一侧的与手柄盖配合的手柄盖作用区域12。
参见图2,所述密封垫安装车门外板4上,支架5安装在车门外板内侧。所述手柄盖3紧压在所述密封垫的手柄盖作用区域12上。
当把手回位时,所述把手的挂钩端与密封垫1的把手作用区域11接触配合(图2为把手拉起状态)。
如图3-图6所示,所述密封垫1的把手作用区域11的靠近转角处设有两个凸起部,其为正面具有多道凸筋的凸台101。所述凸筋起到了减小与把手挂钩端内侧面接触面积的作用。
所述把手作用区域的外边缘具有凸起的唇边102。所述密封垫的背面具有两个卡脚103,密封垫通过所述卡脚卡接在车门外板上。为了保证所述凸台和唇边的高度位置复合要求,所述把手作用区域的高度低于密封垫正面剩余区域部分(即手柄盖作用区域)。
如图7所示,在所述把手挂钩端内侧面21的边缘设有与所述密封垫唇边正对的类C型的凸缘22,当所述把手回位时,该把手上的凸缘22与密封垫上的唇边102接触配合,挂钩端内侧面21与密封垫的凸台101上的凸筋接触配合。可见,通过密封垫与把手挂钩端的局部接触配合,即保证了密封作用,又避免了异响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6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