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区隧道电伴热温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6296.3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8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赖金星;唐亚森;韩志林;贺思悦;来弘鹏;樊浩博;邱军领;罗彦斌;郭春霞;张鹏;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G05D2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电伴热 温控 电路 | ||
1.一种寒区隧道电伴热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的三相四线电源(1)、空气开关(2)、熔断保护器(3)、加热电缆(4),其中加热电缆(4)设置多个,呈盘绕状分布于隧道中隧道路面下部和隧道衬砌结构表面,在相邻的加热电缆(4)之间布设有感温装置,感温装置包括由热敏电阻(17)和常温电阻(18)并联设置构成的感温回路(5),热敏电阻(17)温度变化时感温回路(5)中产生感应电流,利用感应电流控制加热电缆(4)与三相四线电源(1)中零线端之间的通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电伴热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温回路(5)中串联有线圈(16),线圈(16)缠绕于一个铁芯(15)上;感温回路(5)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经过线圈(16)后使铁芯(15)产生磁力,通过磁力的有无来控制加热电缆(4)与三相四线电源(1)中零线端之间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寒区隧道电伴热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温回路(5)与线圈(16)之间设置有信号放大器(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寒区隧道电伴热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电路还包括一个温控开关(7),该温控开关(7)包括台座(8),台座(8)上设置有内部空心的转轴(9),转轴(9)上连接有转杆(12),转杆(12)内部空心并与转轴(9)内部贯通,在转杆(12)的端部设置有活动触点(13);所述的加热电缆(4)的一端与三相四线电源(1)连接,另一端汇聚至一根连接导线(19)上,该连接导线(19)穿入转轴(9)中,并从转杆(12)与转轴(9)贯通处进入转杆(12)内部,最终连接在活动触点(13)上;转杆(12)一侧的外壁上与台座(8)之间连接有弹簧(11),转杆(12)另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金属片(10);在台座(8)上设置有固定触点(14),固定触点(14)与三相四线电源(1)中零线端之间连接;当铁芯(15)未产生磁力时在弹簧(11)的作用下活动触点(13)和固定触点(14)接触,铁芯(15)产生磁力后吸引金属片(10)使转杆(12)转动,固定触点(14)和活动触点(13)分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寒区隧道电伴热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杆(12)上除了转杆(12)与弹簧(11)连接部位、设置金属片(10)的部位和转杆(12)与转轴(9)连接部位之外均包裹有绝缘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的寒区隧道电伴热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座(8)包括一个矩形体底座,自底座的一角切去一个矩形块,构成缺损部(21),使底座整体呈“L”形;在底座上表面向下截取一部分,构成第一凹陷部(20),自第一凹陷部(20)上表面向下截取一部分,构成第二凹陷部(22);所述的铁芯(15)固定设置于第二凹陷部(22)中,铁芯(15)的轴向垂直于底座上表面;所述的转轴(9)垂直固定于第一凹陷部(20)中,转杆(12)的部分伸出第一凹陷部(20),进入缺损部(21)中,并且转杆(12)的轴向平行于底座上表面;所述的弹簧(11)设置在第一凹陷部(20)中远离铁芯(15)方向的侧壁上,在缺损部(21)中远离铁芯(15)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触点(14)设置于固定块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寒区隧道电伴热温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座(8)设置于一个箱体中,箱体呈密闭状态,箱体的缝隙处做防水密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62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动态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动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