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瓶的退火炉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35929.9 | 申请日: | 2015-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3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存江;李红梅;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2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退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瓶的退火炉。
背景技术
退火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气瓶的退火,是为了消除内应力,达到良好的可塑性。退火炉,是实施退火工艺所使用的机器。
现有的气瓶在退火炉进行退火处理,不能是气瓶表面均匀受热,导致其退火处理效果不好;同时现有退火炉在对气瓶进行退火处理时都是一个气瓶处理完后,进行下一个处理,这其中气瓶在退火炉等待很长时间的自然冷却,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瓶的退火炉,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瓶的退火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圆面设有加热层;所述炉体内的底部开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圆弧面设有齿;所述圆柱槽的中心设有齿轮,齿轮与圆柱槽的圆弧面之间设有多个行星齿轮,多个行星齿轮均匀分布,且分别与齿轮和圆弧面的齿相配合;所述行星齿轮上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与气瓶大小相配合的筒体,筒体上布满通孔;所述炉体内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环形板与筒体接触;所述炉体上端设有炉盖,其下端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伸入炉体内与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炉体外设有控制器。有利于检测炉体内的温度,并控制其温度,提高气瓶处理后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与加热层之间设有隔热层,有效的防止炉体变形,提高炉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为电阻丝加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为四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使行星齿轮发生自转和绕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筒体内的气瓶转动,实现筒体内的气瓶均匀受热,提高气瓶退火处理后的质量。另外气瓶在转动时受热退火处理,可很大程度上缩短气瓶在炉体内的退火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炉体内设有多个行星齿轮,其对应设有多个筒体,可实现多个气瓶同时进行退火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一个气瓶处理完后,进行下一个处理,这其中气瓶在退火炉等待很长时间的自然冷却,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气瓶的退火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瓶的退火炉,包括:炉体1、环形板2、圆柱槽3、行星齿轮4、电机5、齿轮6、筒体7、加热层8、旋转轴、隔热层、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及炉盖9。所述炉体1内圆面设有加热层8;所述炉体1内的底部开设有圆柱槽3,圆柱槽3的圆弧面设有齿;所述圆柱槽3的中心设有齿轮6,齿轮6与圆柱槽3的圆弧面之间设有多个行星齿轮4,多个行星齿轮4均匀分布,且分别与齿轮6和圆弧面的齿相配合;所述行星齿轮4上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与气瓶10大小相配合的筒体7,筒体7上布满通孔;所述炉体1内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2,环形板2与筒体7接触,用于支撑筒体7;所述炉体1上端设有炉盖9,其下端设有电机5,电机1的输出轴伸入炉体1内与齿轮6连接。
炉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炉体1外设有控制器。有利于检测炉体1内的温度,并控制其温度,提高气瓶10处理后的质量。炉体1与加热层之间设有隔热层,有效的防止炉体1变形,提高炉体1的使用寿命。加热层为电阻丝加热层。行星齿轮4为四个。
通过电机1带动齿轮6转动,使行星齿轮4发生自转和绕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筒体7内的气瓶10转动,实现筒体4内的气瓶10均匀受热,提高气瓶10退火处理后的质量。另外气瓶10在转动时受热退火处理,可很大程度上缩短气瓶10在炉体1内的退火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炉体1内设有多个行星齿轮4,其对应设有多个筒体7,可实现多个气瓶10同时进行退火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一个气瓶10处理完后,进行下一个处理,这其中气瓶10在退火炉等待很长时间的自然冷却,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5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向片自行排列一致装置
- 下一篇:印制板与连接器焊接专用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