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泥浆的连续无害处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5261.8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0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洪军;陈方洲;侯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泥浆 连续 无害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淤泥泥浆的连续无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沉淀:
清淤产生的淤泥泥浆经带泥浆泵的泥浆输入管道泵送至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小时;
2)浓缩:
淤泥泥浆经沉淀池沉淀后,沉淀池中的上层清泥浆经明渠不同的出口同时连续流入各浓缩池中,同时在各浓缩池的入口处向各浓缩池中加絮凝剂,絮凝剂加入量为1-2kg/m3,清泥浆和絮凝剂通过清泥浆自身的紊流作用混合均匀,各沉淀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28小时,清泥浆经各浓缩池浓缩后再次分层,各浓缩池中的下层浓泥浆用可移动泥浆泵泵入泥浆管道中,通过泥浆管道流入搅拌罐中,上层尾水经明渠流入尾水调节池中;
3)加药:
当浓缩单元中的浓泥浆加入搅拌罐中时,同时通过加药装置向搅拌罐中加入HAS土壤固化剂和污泥改性剂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其中HAS土壤固化剂的加入量为15-30kg/m3,污泥改性剂的加入量为20-40kg/m3,搅拌罐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10分钟,所述的污泥改性剂为生石灰与钢渣的混合物,其中生石灰与钢渣的质量比为1:2~3:2;
4)均化:
改性后泥浆从搅拌罐顶部的出口经明渠流溢入均化池中,同时对均化池中的物料进行剧烈搅拌,使均化池中的物料进一步充分反应,对均化池的泥浆进行充分地改性;
5)压滤:
均化池中充分改性的泥浆通过压滤机入料泵、泥浆管道输送至各压滤机中,当压滤机中的泥浆的量达到压滤机滤室容量时,停止向压滤机中加入泥浆,开始进行压滤,产生的泥饼经重力掉落至压滤机下方的泥饼承载区,然后由皮带机输送到泥饼堆场,当压滤机中的泥浆全部压滤完毕后重新向压滤机中输送充分改性的泥浆,各压滤机循环进行压滤工作,且各压滤机并联运行,互不干扰;
6)尾水处理:
浓缩池中的上层尾水经明渠流入尾水调节池的同时,通过加调节剂装置向尾水调节池中加入调节剂,同时开启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均匀,使尾水调节池中水体的pH值为7-8,尾水经调节剂充分调节后流入尾水处理池中,尾水处理池中的填料对经调节后的尾水进行处理,得到的外排水经尾水外排管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泥浆的连续无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压滤机中的泥浆经压滤处理后产生的滤液回流至浓缩池中进行循环套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泥浆的连续无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沉降至沉淀池底部的泥渣通过长臂挖掘机转移至泥渣固结场中,与HAS土壤固化剂充分混合后辗压,养护后固结成固结泥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泥浆的连续无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或者任意三种的混合物,或者四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泥浆的连续无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剂为盐酸、醋酸、氯化铁或生石灰,填料为陶粒、沸石、活性炭和石英砂中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的组合,或者任意三者的组合,或者四种的组合。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泥浆的连续无害处理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带泥浆泵的泥浆输入管道、沉淀池、浓缩单元、可移动泥浆泵、加药机构、均化池、脱水室、皮带传输机、泥饼存放室和尾水处理机构,浓缩单元由两个以上的浓缩池并联构成,加药机构包括搅拌罐和加药装置,加药装置安装在搅拌罐上,脱水室内安装有两台以上的压滤机,尾水处理机构包括尾水调节池和尾水处理池,尾水调节池上安装加调节剂装置和搅拌机,尾水处理池处理池内填充有填料,输入管道与沉淀池的入口连接,沉淀池顶部的出口通过明渠、阀门与各浓缩池的入口连接,沉淀池和各浓缩池之间的明渠上设有栅格机,栅格机的格栅间隙为5毫米或者10毫米,各浓缩池分别通过移动泥浆泵、泥浆管道与搅拌罐侧壁的入口连接,搅拌罐顶部的出口通过明渠与均化池的入口连接,均化池的出口通过泥浆管道、压滤机入料泵以及阀门与各压滤机连接,皮带传输机安装在脱水室和泥饼存放室之间,各浓缩池顶部的出口通过明渠与尾水调节池的入口连接,尾水调节池的出口与尾水处理池的入口连接,尾水处理池的出口处设有尾水外排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52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微型钻头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工艺